不同类型估值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1)市盈率估值法
市盈率将股价与当期收益联系起来,是一种比较直观、易懂的统计量;适用环境是有较为完善发达的交易市场,要有可比的上市公司,且市场在平均水平上对这些资产定价是正确的;不同行业的市盈率会有很大差别,选择市盈率估值法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要注意针对不同成长时期的高科技企业灵活运用。
(2)市现率估值法
市现率与市盈率一样要求企业业绩相对稳定,否则可能出现较大误差;EBITDA未将所得税因素考虑在内,税收减免获这补贴会导致两家企业的EBITDA相等导致税后净利润缺相差较大。
(3)市净率估值法
市净率估值法主要适用于那些无形资产对其收入、现金流量和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公司,高风险行业以及周期性较强行业,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的企业;不同行业的市净率可能存在巨大差别,制造企业和新兴产业的企业不适合采用这种估值方法。
(4)市销率估值法
市销率越小(比如小于1),通常被认为合作价值越高。不会出现负值,对于亏损企业和资不抵债的企业,也可以计算出一个有意义的价值乘数;只能用于同行业对比,不同行业的市销率对比没有意义;目前上市公司关联销售较多,该指标也不能剔除关联销售的影响。主要适用于销售成本率较低的服务类企业,或者销售成本率趋同的传统行业的企业。
(5)折现现金流法
如何正确地选择参数则比较困难。未来股利、现金流的预测偏差、贴现率的选择偏差,都有可能影响到估值的精确性。从理论上讲只有当市场完善,会计制度健全,信息披露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过去和现状时,运用这种方法才最为合理。
构建估值模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常用的估值模型有DCF、P/E和EV/EBITDA三种。
(1)DCF
优点:通过对自由现金流的折现计算,反映了公司内在价值的本质,是最重要与最合理的估值方法。
缺点:未来自由现金流的估计不准确,受折现率影响巨大。
(2)P/E
优点:简单易行,运用了近期的盈利估计,而近期的盈利估计一般比较准确。可以有广泛的参照比较。
缺点:盈利不等于现金,受会计影响较大。忽视了公司的风险,如高债务杠杆。另外,市盈率无法顾及远期盈利,对周期性及亏损企业估值困难。P/E估值忽视了摊销折旧、资本开支等维持公司运转的重要的资金项目。
(3)EV/EBITDA
优点:不仅是股票估值,而且是“企业价值”估值,与资本结构无关。接近于现实中私有企业的交易估值。而且,EBITDA加入了摊销折旧等非现金项目。
缺点:对有着很多控股结构的公司估值效果不佳,因为EBITDA不反映少数股东现金流,但却过多反映控股公司的现金流。不反映资本支出需求,过高估计了现金。
不同行业估值方法选择的差异(★★)
指标 |
简称 |
适用行业或企业 |
不适用行业或企业 |
市盈率 |
P/E |
周期性较弱企业、一般制造业、服务业 |
亏损公司、周期性公司 |
市净率 |
P/B |
周期性公司、重组型公司 |
重置成本变动较大的公司、固定资产较少的服务行业 |
市销率 |
P/S |
销售收入和利润率较稳定的公司 |
销售不稳定的公司 |
企业价值倍数 |
EV/EBITDA |
资本密集、准垄断或具有巨额商誉的收购型公司 |
固定资产更新变化较快的公司 |
市值回报增长比(PEG) |
PE/(企业年盈利增长率*100) |
IT等成长性行业 |
成熟行业 |
运用财务模型进行预测的主要方法(★★)
(1)可比公司法
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
(2)可比交易法
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合作、并购的公司,基于合作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合作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3)现金流折现
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资源成本,对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公司价值即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4)资产法
资产法是假设一个谨慎的合作者不会支付超过与目标公司同样效用的资产的收购成本。比如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根据其石油储量对公司进行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