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股有熔断机制的三十多年来,真正触发熔断仅一次。
美国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的3个月之后推出熔断机制。推出之初,美国熔断机制的触发是依据市场下跌的点数而非百分比。1997年1月,美国熔断机制做出调整,将熔断触发阈值在原有基础上分别增加100点。
1997年10月27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7.18%,收于7161.15点,创下自1915年以来最大跌幅。这一天,也是熔断机制在1988年引入之后第一次被触发。但第二天道琼斯工业指数大幅反弹337.17点,涨幅4.71%,收于7498.32点。
针对这两日的市场交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市场监管部进行回顾研究,并对“熔断机制如何影响股价走势”这一问题找出答案。这一次触发熔断机制,让监管者看到需要对这一机制做出调整,
1998年4月15日,调整后的熔断机制付诸实施。修正主要在两方面:提高阀值标准、确定10%、20%、30%三档熔断阈值;下跌的参照水平不以上一个交易日而定,而是由纽约交易所在每个季度开始时,根据上一个月的每日收市平均值来确定触发基准。
2012年5月31日,纽交所修改了指数熔断机制,修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取代道琼斯工业指数设置标普500指数为熔断基准指数;二是将熔断阈值修改为7%、13%和20%三档,新的熔断机制自2013年2月4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