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分析,债券交易大多在场外进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1)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与股票相比少得多,特别对于国债而言,主要受到市场利率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等)的影响,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并不频繁,所以,债券价格平时的变化一般不大,交易也就不活跃,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债券的这一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其流动性相对较低,不适合在交易所内通过竞价方式交易。
(2)股票的个股差异大,其价格主要是个体波动。而债券高度同质化,价格一般同步变化。公众对债券价格走势的判断很容易趋同,这样容易出现单边市(即只有一边倒的买盘或卖盘),采取场内指令驱动机制很难成交。另外,由于债券价格同步变化,各种品种之间很容易进行套利,没有必要像股票那样在交易所集中交易。
(3)债券品种繁多,而且有一定期限,在场外交易成本更低。以日本为例,债券数目高达7万多种,根本不可能都在交易所上市。而且债券有偿还期,不像股票那样可以永久交易。特别是短期债券(如国库券),滚动发行,流通时间很短,每个月都有大量的债券到期而新的债券发行,如果安排在交易所交易,仅办理上市下市的业务就不堪重负。
(4)债券一般都是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对流动性的要求较高,而场外做市商能提供流动性保障。在交易所竞价交易下,大宗交易指令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对手方,而如果投资者将大宗交易指令分解为多个小额指令,这会造成价格的剧烈波动,从而降低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5)债券市场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对交易方式的需求与公众投资者不同。例如机构投资者需要方式灵活的一对一谈判,需要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需要更强的匿名性,场外交易能较好地满足其多样的交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