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问答题
26、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的某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100000m2,建筑高度45m,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采用某新型材料索膜结构,跨度50m。项目使用盘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砌筑施工采用开口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因屋面施工作业人员不足,项目部组织20名木工转岗进行屋面索膜结构安装施工。
2021年9月25日,公司对工程项目开展月度安全检查,现场检查发现以下情况:
(1)电梯井防护门高度1.20m;
(2)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3m;
(3)施工现场消火栓泵专用配电线路从现场二级配电箱直接引出;
(4)起重吊装用钢丝绳直径20mm,编插长度450mm;
(5)生活区宿舍二层建筑面积为240m2,设置1处疏散楼梯;
(6)开口型脚手架两端连墙件的垂直间距6m。
查阅安全管理资料,发现安全教育资料仅包括施工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记录。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仅含:现场勘测;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负荷计算;变压器选择。
公司针对现场检查和安全管理资料查阅中发现的问题,下达了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项目部及时整改并书面回复整改结果。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本工程索膜结构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并说明理由。
2.根据施工现场检查发现的情况,指出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对应的整改措施。
3.根据《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补充完善本工程安全教育资料。
4.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列出本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还应包括的内容。
第一问:
本工程索膜结构的专项施工方案:需要专家论证。
理由:跨度60m及以上的索膜结构安装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本题中跨度虽然只有50m,但是使用了新材料其专项施工方案需要进行专家论证。(注:与本题配套的真题讲解课程已过时,应按照本题更新后的答案解析进行理解);
第二问:
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措施分别如下:
(1)隐患一:电梯井防护门高度1.20m。
整改措施:电梯井防护门高度不应小于1.5m。
(2)隐患二: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3m。
整改措施: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
(3)隐患三:施工现场消火栓泵专用配电线路从现场二级配电箱直接引出。
整改措施:施工现场消火栓泵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且应保持不间断供电。
(4)隐患四:生活区宿舍二层建筑面积为240m²,设置1处疏散楼梯。
整改措施: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²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
(5)隐患五:开口型脚手架两端连墙件的垂直间距6m。
整改措施: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第三问:
本工程安全教育资料还包括以下三点涉及的资料和记录:
(1)工程项目部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当施工人员变换工种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施工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3)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每年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
第四问:
本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还应包括:
(1)设计配电系统:
1) 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
2) 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
3) 设计接地装置;
4) 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
(2)设计防雷装置;
(3)确定防护措施;
(4)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27、背景资料
C公司承建某会展中心建设工程,地下3层,地上6层,东西长215m,南北长280m,屋顶为钢结构屋面,最高点为37.30m。该工程需安装多台塔式起重机进行钢结构吊装作业,塔式起重机型号及安装计划见表1。
工程开工前,C公司与塔式起重机租赁单位D公司签订了8台塔式起重机的租赁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C公司与具有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E公司签订了塔式起重机安装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E公司提供了作业人员配备清单,见表2。
D公司编制了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方案,经C公司安全负责人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
针对工程中存在多台塔式起重机交叉作业的情况,E公司编制了塔式起重机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
2021年4月1日,1#塔式起重机安装作业前,C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了方案交底,项目部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安装作业中,C公司项目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督,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安装完毕后,E公司现场安装组组长组织作业人员对1#塔式起重机进行了自检,结论为合格。c公司项目部按照塔式起重机的验收程序,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组织了资料审核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即投入使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质[2018]31号),列出本工程需要组织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的塔机编号。
2.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和《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指出表2中应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工种。
3.指出本工程塔式起重机安装和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过程及E公司塔式起重机安装后自检工作中存在的错误,并说明正确做法。
4.说明C公司项目部塔式起重机验收程序中资料审核及联合验收的具体要求。
第一问: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质[2018]31号);
需要组织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的塔机编号为:2#、5#、7#、8#。
第二问:
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考核管理规定》和《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表2中应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工种有:
①起重机械安装工;②塔式起重机司机;③电焊工;④建筑电工;⑤信号司索工。
第三问:
本工程塔式起重机安装和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过程及E(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公司塔式起重机安装后自检工作中存在的错误及说明正确做法为:
(1)D(塔式起重机租赁单位)公司编制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是错误的。
正确做法:应由E(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公司编制。
(2)C(总承包)公司安全负责人审核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方案是错误的。
正确做法:应由C(总承包)公司和E(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
(3)E(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公司组织编制塔式起重机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是错误的。
正确做法:应由C(总承包)公司组织编制。
(4)E(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公司现场安装组组长组织作业人员对1#塔式起重机进行自检是错误的。
正确做法:应由E(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公司的技术、安全人员和安装组长进行自检。
第四问:
(1)C(总承包)公司项目部塔式起重机验收程序中资料审核的具体要求:C(总承包)公司对资料原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留存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后报监理单位审核。
(2)联合验收的具体要求:C(总承包)公司应联合D(塔式起重机租赁单位)公司、E(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公司、监理单位、使用单位对塔式起重机进行联合验收。
28、背景资料
F建筑公司承建某度假村会议中心及配套工程。会议中心建筑面积42048.9m2,建筑高度24.80m,其中,地上共4层,建筑面积24018.81m2; 地下1层,建筑面积18029.28m2。配套工程包括服务设备用房及门楼,服务设备用房建筑面积9201.87m2;门楼建筑面积426m2,横向跨度20m,纵向跨度21.30m,高度8.80m至11.50m。
F公司将结构和装修工程劳务分包给G劳务公司;将机电安装工程专业分包给H机电公司。2021年7月,会议中心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门楼处于结构施工阶段,G劳务场施工人员78人,H机电公司现场施工人员129人。
2021年7月13日17: 30左右,门楼结构顶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门楼中间部位突然塌陷,随即门楼及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全部垮塌,造成12名施工人员被困。经应急抢险教援,事故造成6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为1115万元。
经事故调查组调查,发现以下情况:
(1)钢管、扣件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
(2)部分直角扣件抗破坏性能不合格、旋转扣件抗滑及抗破坏性能不合格、钢管弯由试验不合格。
(3)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未经专家论证。
(4)多处模板支架立杆间距超出专项施工方案中模板支架立杆间距1.20m的要求。
(5)门楼大梁下方支撑立杆、扫地杆及第一步水平杆处均缺少纵向水平杆。
(6)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未明确剪刀撑设置要求。
(7)现场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对称浇筑。
(8) G劳务公司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9)混凝土浇筑时无F公司项目管理人员现场监督和施工监测。
(10)模板支撑体系未验收。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目前F建筑公司、G劳务公司、H机电公司在该项目上至少应分别配备多少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指出导致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3.说明钢管、扣件进场验收的质量要求。
4.针对事故调查组发现的第(6)项情况,列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设置的安全技术要求。
5.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指出门楼模板支撑体系架设和混凝土浇注时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问:
各公司在该项目上应配备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为:
(1)F建筑公司:不少于3人,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G劳务公司:2名。
(3)H机电公司:至少1人。
第二问: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1)部分直角扣件抗破坏性能不合格、旋转扣件抗滑及抗破坏性能不合格、钢管弯由试验不合格。
(2)多处模板支架立杆间距超出专项施工方案中模板支架立杆间距1. 20m的要求。
(3)门楼大梁下方支撑立杆、扫地杆及第一步水平杆处均缺少纵向水平杆。
(4)现场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对称浇筑。
第三问:
对钢管、扣件可通过检测手段来保证产品合格,即:在进入施工现场后第一次使用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对钢管、扣件进行复试:
(1)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其质量应符合规定;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4)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规定;
5)钢管应涂有防锈漆。
(2)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规定。
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规定。
(3)扣件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样检测;
2)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扣件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4)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第四问:
门楼结构顶板混凝土的模板支架属于高大模板支架。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点4.4.8的规定: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时,宜设置中部纵向或横向的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间距不宜大于5m;沿支架高度方向搭设的水平剪刀撑的间距不宜大于6m。
此规定与《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点6.9.3中关于满堂支撑架(剪刀撑设置加强型)的设置要求对应,即对应于本工程:
1) 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0.9m~1.2m×1.2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
2) 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6m×0.6m~0.9m×0.9m(含0.6m×0.6m,0.9m×0.9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
3) 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4m×0.4m~0.6m×0.6m(含0.4m×0.4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3m~3.2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3m~3.2m。
4) 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水平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相应规定,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
第五问:
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有:
(1)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现场操作规程,及时制止和纠正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4)加强员工教育与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
(5)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演练。
(6)严格落实原材料、构配件进场验收的相关规定,不合格品不得投入使用。
(7)严格落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对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实施的规定。
(8)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建议。
(9)加强作业现场的工序质量验收,前一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10)加大加大安全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