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缆的连接
电缆的连接应符合下列的要求:
(1)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用与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接线盒。电缆芯线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卡爪)或线鼻子与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2)不同型电缆之间严禁直接连接,连接时必须经过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
(3)同型电缆之间直接连接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橡套电缆的修补连接(包括绝缘、护套已损坏的橡套电缆的修补)必须采用阻燃材料进行硫化热补或与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在地面热补或冷补后的橡套电缆,必须经浸水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在井下冷补的电缆必须定期升井试验。塑料电缆连接处的机械强度以及电气、防潮密封、老化性能,应符合矿用电缆的技术标准。
(4)井下巷道内的电缆,沿线每隔一定距离、拐弯或分支点以及连接不同直径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的墙的两边都应设置注有编号、用途、电压和截面的标志牌。
(5)立井井筒中所用的电缆不得有接头;因井筒太深需设接头时,应将接头设在中间水平巷道内。运行中因故需要增设接头而又无中间水平巷道时,可在井筒中设置接线盒,接线盒应放置在托架上,不应使接头承力。电缆穿过墙壁部分应用套管保护,并严密封堵管口。
(四)保护接地、漏电保护和过流保护
保护接地、漏电保护、过流保护,通常称为煤矿井下电气网络的三大保护。
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就是用导体把电气设备中所有正常不带电部分的外露金属部分和埋在地下的接地电极连接起来,是预防人身触电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它的作用是当设备外壳带电后,电流从接地装置导人地下。如果电气设备接地良好,则接地电阻会比人体电阻小得多,当人体接触带电外壳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大大减少,从而减少触电危险性。
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保护接地主要有:保护接地网、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连接导线与接地导线。
2.漏电保护
为了防止电网触电及由此造成的危害,以及人触及带电体时造成的触电事故,应装设漏电动作保护器。它可以在设备或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获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而起到保护作用。
漏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
①防止人身触电;
②不间断地监视井下采区低压电网的绝缘状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其绝缘进一步恶化;
③减少漏电电流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防止因漏电电流引爆电雷管;
④防止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电弧烧穿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外壳,或使其外壳的温度升高超过危险值,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⑤预防电缆和电气设备因漏电引起的相间短路故障;
⑥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将会缩短漏电的停电范围,并便于寻找漏电故障,及时排除,从而缩短了漏电停电时间。
3.过流保护
过流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的电流超过规定值。要使过电流保护装置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应合理选择熔丝的额定电流,选择并调整继电器的动作值。
所有的电气设备和供电线路都必须有可靠的过流保护。过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过载保护)和断相保护等。
【例题】矿山开采的过程中的事故类型主要是()。
A. 冒顶片帮
B. 冲击地压
C. 高处坠落
D. 水害
E. 机械事故
【答案】A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