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运输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交通安全自然成为人们比较关心的社会话题。目前,由于我国道路交通供需矛盾难以及时缓解、安全设施不尽完善等原因,导致交通事故逐年增长。
基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在短时期内要改变我国交通安全整体水平落后的面貌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如果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快改善道路安全基础设施的步伐、加强社会安全防范机制以及进行全员安全教育、使所有交通参与者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道路交通事故的增长势头可以得到控制。为此,研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路交通事故变化的时序规律根据许多发达国家的道路交通事故和车辆发展规律,交通事故演变过程一般呈波峰线型,即由逐渐上升达到高峰阶段,然后逐渐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趋于平衡状态;车辆保有量迅速增加,而事故变化与车辆保有量的增长不一定呈正比关系。由此可见,我国未来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与车辆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是交通事故数量继续上升,逐渐达到高峰数值;二是交通事故数量在近期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本质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首先是针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再对发生过程、结果进行模拟、预测等方面展开研究,总结出交通事故发生的总体规律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具体方案、措施。国外许多学者从广义的角度把道路交通安全不安全因素统称为交通公害,包括交通事故、噪声、大气污染、振动、电磁波干扰、日照影响、环境污染等。
目前我国主要是从交通参与者、车辆和道路等方面来研究道路交通安全交通安全研究具有综合性应用研究的特征,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知识。这包括工程技术(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方面)、信息处理技术、通讯技术、材料科学、计算技术、力学、实验科学、预测科学、人体工程、医学、心理科学、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等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适时地丰富和完善交通安全的研究内容。
可见,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就是对交通事故特征分布与事故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利用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地研究预防对策,改进和完善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技术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框架
道路交通是复杂的报考系统,交通安全研究也同样具有综合性特征,包括人、车、路、管理等方面,各方面的研究内容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特性研究
人的安全行为研究
人在交通活动中安全行为的研究较为复杂,其最终目的是消除和控制人的不安全因素。这主要包括对交通参与者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特点以及不安全行为特征。尤其在我国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近些年来,我国的交通事故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中因驾驶员违章和失误导致的交通事故约为$%&。研究人的不安全因素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交通事故人为因素及事故分布特征分析,进行道路交通事故模拟与事故再现技术的应用,寻求规律性的参数以及相关的结论,为道路和车辆的安全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交通参与者安全防护的研究
交通参与者主要包括:驾驶员、乘客、行人、道路及设施维护人员等。研究交通参与者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行为状态、运动特性,对进一步研究开发安全防护装置、减少交通事故人员伤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交通事故求援与救护技术研究
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交通事故求援与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快速救护的方法、技术装备的合理配备、事故的实时监测、事故发生地点的准确定位、各部门信息系统相互沟通等。交通事故求援与救护技术的研究对改善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和求援、拯救更多的生命和减少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