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如何落实?
答:生产经营单位为了对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和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一个重要保障就是生产经营单位一定要安排一定数量的相关经费。为了落实这笔经费,必须要做到以下二点:
(一)这笔经费一定要安排为专项经费,专门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不得任意挪作他用;
(二)所安排的经费应当充足。
259.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的安全生产管理有何要求?
答: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是:
(一)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二)在协议中要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三)应当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协调。
260.《安全生产法》确定哪几项基本法律制度?
答:《安全生产法》共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分别是: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
(三)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
(四)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五)安全中介服务制度;
(六)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七)事故应急和处理制度。
261.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
(一)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时限立即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并应当配合、协助事故调查,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
(二)有关人民政府应当迅速组织救助,有关部门应当服从指挥、调度,参加或者配合救助,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迅速、如实发布事故消息。
262.什么叫职业危害?
答: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有毒有害物品和遇到各种不安全因素而有损于健康的危害。
263.职业危害包括哪些危害?
答:职业危害一般包括:
(一)在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可分为化学因素的危害,如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的侵害;物理因素的危害,如高温高压、电离辐射、噪音等;生物因素的危害,如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疫病、细菌、病毒感染等。
(二)与劳动状况有关的危害,如作业时间过长,劳动负荷过重等。
(三)与生产环境有关的危害,如厂房狭小,通风和照明不合理,缺乏防寒取暖和防暑降温设施等。
264.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中,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应当有哪些内容?
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事项有:
(一)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如必须就劳动安全条件、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等有关劳动安全的事项进行明确;
(二)必须载明有关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如应写明生产经营单位采取防止职业危害的各种有效措施;
(三)应当载明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等,都必须在合同中载明。
265.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哪些权利?
答:(一)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二)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三)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四)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五)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
(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可以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及民事赔偿。
266.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哪些义务?
答: (一)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二)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三)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四)要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