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银行初级 > 初级《风险管理》 > 初级风险管理学习笔记

衍生品市场宏观层次的风险管理案例

来源:233网校 2008-01-21 16:15:00
一、风险案例

  1.墨西哥金融危机

  由于长期以来奉行的经济金融政策失误,墨西哥早在1993年经济金融状况就已经恶化,再加上政局不稳,引起国内外投资者信心丧失,开始出现资本外逃。1994年2月—11月,美国6次提高短期利率,更加剧了国际资本从墨西哥的抽逃。尤其是索罗斯等的对冲基金通过在衍生品市场上抛售墨西哥比索、购买美元,大肆冲击墨西哥汇率。墨西哥当局动用外汇储备、大幅提高利率也难以阻止资本外逃。12月19日,墨西哥当局被迫改变以往限定比索兑美元汇价上下限的外汇政策,宣布比索兑美元由3.46:1降到4:1,引发了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12月22日,外汇储备近乎枯竭的墨西哥当局只得终止对比索买卖的干预,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自此比索一路下跌,至12月27日,比索兑美元已至5.65:1,跌幅高达63%。比索的暴跌同时也促发了股市资本的撤离,1995年1月10日,墨西哥股市下跌了11%。很快,墨西哥这场金融危机冲击到拉美、亚洲和欧美,造成他们的股市随之下跌,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动荡。

  2.亚洲金融危机

  这场起源于泰国,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泰国为中心的东南亚各国的货币危机(1997年7月—10月中旬)。

  1997年2月、3月和5月中旬,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者在外汇远期市场、即期市场上大量卖出泰铢、买入美元,打压泰铢现汇,大批资金不断外逃。7月2日,泰国央行宣布放弃泰铢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当日即贬值20%,泰国货币危机爆发,同时也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开始。随后,国际投机者又先后成功攻击了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货币,使得起于泰国的货币危机蔓延到东南亚的这些国家和地区。

  第二阶段:以香港为中心的具有全球性质的区域性金融危机(1997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

  10月中旬,国际投机者向香港发起了进攻。一方面,索罗斯主攻港元,在外汇远期市场、即期市场上卖出港元、买入美元,以压低港元现汇,逼迫港府为维持现汇而提高利率,造成港币远期汇率下滑,以便投机者们趁机购回外汇远期合约,从中获利。然而,香港政府不仅动用大量外汇储备进入外汇市场积极干预,还提高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以抑制投机行为,使“索罗斯们”在外汇市场上不盈反亏。另一方面,摩根斯坦利借机主攻香港股票指数。他们一边暗中沽空恒生指数期货、期权;一边在市场上抛售现货。10月23日,香港恒生股指暴跌逾10%,摩根斯坦利低价吸入股票并返还股票托管机构,获利35亿港元。

  第三阶段:以日韩为中心的进一步深化的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11月中旬—1998年年初)。

  韩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外债偿付危机。1997年10月,韩国外债总额已达到1100亿美元,其中2/3为韩国金融机构的对外债务。起亚、双铃等企业资金链断裂,使国内金融机构受企业坏账连累,不仅发生巨亏,且无法举借新债,只得从外汇市场购入大量美元以偿巨额外债,造成韩币贬值,进一步加重外债负担。11月17日,韩国中央银行放弃维持韩元兑美元不低于986:1的努力,韩元兑美元随即下跌到最低点1008.60:1,韩元暴跌旋即刮起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三轮飓风。

  同时,日本不惜维持低汇价,以贬值竞争的手法打入欧美市场,获得多年的贸易顺差,引起欧美迫使日元升值,吹起日本经济泡沫。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大量企业亏损倒闭,造成金融机构积下巨额不良资产。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香港股市的剧跌更是促发了风雨飘摇中的日本股市、汇市下跌,加剧了由来已久的银行危机。11月份,三洋、山一证券等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恶化了日本的金融动荡,推高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浪潮。

  第四阶段:危机的继续恶化和扩展(1998年1月—1998年年底)。

  1998年1月,印度尼西亚由于政局不稳引发亚洲金融再次动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为抢购美元而使各自货币降至历史新低,韩国、日本的股市、汇市也接连跳水。6月,日元大幅度贬值,进一步恶化亚洲金融局势,并迅速蔓延,冲击各国汇率,欧美股市也随之暴跌。

添加银行学霸君或学习群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初中级银行交流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初中级银行交流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银行从业书籍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