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高中起点《语文》考试题型
四个选项中,D是传记的后叙,显然不是传记,是容易剔除的。那么其余三个呢?这时我们应当知道,C虽然记载了冯谖的事迹,但《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不是传记体裁;A中的郭橐驼是虚构人物,而非真实的历史人物,所以此篇具有寓言性的特点,正确答案是B。
二、分析题都是根据给出的某段文字,从几个方面提出问题,考核的重点是综合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新样卷分析题第(五):
阅读《李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46-48小题。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6.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引用周任的话表达了什么现点?周任的话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论据?
47.“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寓意是什么?
48.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这些问题涉及到文字内容、议论文的论据、比喻句的理解、比喻、反诘等修辞手法的总结,如果没有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没有相应的分析能力,是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的。这就提示我们,如果想在未来的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尤其是在占有60分的分析题中取得高分,就不能再心存任何侥幸,更不能赌宝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地阅读课文,对于各课中的重点文字,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分析并理解。而且在寻求正确答案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知其然,还一定要知其所以然。知其然,只是知识的掌握,知其所以然,才是能力的提高。有了相应的能力后,即便某段文字不很熟悉,也能做出正确或至少是接近正确的分析判断,就不至于答非所问。特别是新大纲在“试题材料来源比例”中已明确告知,今明两年的大学语文入学试题中,将会有10%的试题材料出自“纲外篇目”,亦即大纲中没有指定、也不知从何复习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