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高中起点《语文》考试题型
新修订的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考试大纲》(简称“新大纲”),删除了填空和简答两大题型,只保留选择题、词语解释题、翻译题和分析题,将除作文之外原有的六大题型缩减为四个。因此,这次的题型变化无疑算得上一次革命,而反映于题型变化背后的指导思想和考核要求,就是很值得未来的应试者仔细玩味和认真领会的。
原有题型中填空题占10分,简答题占20分,合计30分。新大纲题型缩减后,这30分的分配情况如下:选择题增加5分,由原先的15分增为20分,分析题增加25分;由原先的35分增至60分。词语解释和翻译题则保持原有各10分不变。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原有的填空题,10分中通常有4分是考核指定诗词的背诵,出题方式是给上句(或下句)填出下句(或上句),其余6分大多是填写与课文有关的人名、作品名、事物名、概念、名句等。原有的简答题,大多在大纲告知的课文知识要点中有所提示,甚至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以2002年修订的大纲样卷为例, 5道简答题如下:
41.庄子《秋水》(节选)一文中,对河景和海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2.在《论学问》中,培根认为“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请说明“娱乐”和“增饰”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3.在侯方域《马伶传》一文中,马伶学艺的故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44.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45.在莫泊桑《米龙老爹》中,开头部分对现实生活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而在相关课文的知识要点中,《秋水》有“掌握本文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的写法”,已提示对寓言性的河景和海景的关注;《论学问》说:理解本文阐述的两个问题:一是治学的目的,一是治学的方法。“娱乐”和“增饰”正属于“治学的目的”;《米龙老爹》有“理解本文开头运用倒叙笔法叙事的作用”,指的就是“开头部分对现实生活场景的描写”。至于《马伶传》的知识要点,在“写作意图”和“借鉴意义”中已明确告知两方面的启示,一是要不怕吃苦,精益求精,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二是必须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再别康桥》的知识要点中也明确指明:“理解本诗所表现出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这就正是本诗形式美的三个方面。
由此可见,以往的填空和简答题,以“死”知识为主,考的主要是机械性记忆的内容,现在予以删除,反映出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和对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现实需求,强调的是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这就对未来的应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题型中予以保留而且增加了分值的选择题和分析题,我们在复习时应有以下认识:
一、选择题主要考核与课文阅读有关的各种文化常识,既包括大纲“复试考试内容”中提示的作家作品知识、文体知识、写作知识,也包括与各篇课文(尤其是重点课文)相关的背景、人物、课文体裁、出处、作者情况、学术流派等等。对这些基础性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求全面广博,更要明晰准确,甚至细致入微。这样才能排除选择题型中故意设置的干扰性障碍,找出正确的答案。例如新样题选择题的第6题是这样的:
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A.柳宗元《种树郭囊驼传》
B.侯方域《马伶传》
C.《战国策。冯谖客盂尝君》
C.韩愈《张中丞传后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