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基本涵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在吸收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根据直接经验与问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而提出来的。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在教学中的反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搞好基础知识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其次,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这是掌握基础知识,联系实际的前提。讲清概念可以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对于易混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要引导他们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来掌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为联系实际,培养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2)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教学中联系实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联系学科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实际;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和思想实际;三是联系当前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实际;四是联系国外的历史和现实。只有这样,才能使抽象的书本知识为学生理解,内化到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
(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第一,要重视教学实践,如练习、实验、实习等活动,这是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第二,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技小组、生产劳动等活动。这样,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丰富和补充书本知识,有助于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直观性原则
1.基本涵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掌握知识。直观性原则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提出来的,也反映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该原则的依据主要有两点:一是反映了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人类认识过程的规律,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规律。感性知识或直接经验是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学主要是传授书本知识,又主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的。而青少年学生的商接经验相对有限。为了保证教学的速度、系统性和效率,不可能让学生事事都亲自实践,因而就容易导致抽象、空洞、不好理解。所以就要求教学必须运用直观形象的手段。二足反映了青少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的规律。人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到抽象的。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是具体形象思维;中学生虽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日益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起着重要作用,其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商观的感性经验的随接支持。该特点要求在教学中运用直观的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以减少掌握新知识的困难。
2.直观手段的种类
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
(1)实物直观
它是指通过各种实物进行的,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习,实验,教学性参观等。
(2)模象直观
它是指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而进行的,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
(3)语言直观
它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作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进行的。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教师在直观手段的使用上,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直观材料要有典型性。一般来说,选择直观手段主要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来进行。自然学科,较多地使用实物、标本、实验;社会学科较多采用图片、图表等。低年级应多提供具体的间接的感性材料;高年级则可用描述或图表、照片等。值得注意的是,直观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过多的直观不仅会浪费教学时问,分散学生的注意,而且也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教学中的直观并不是让学生随意地看,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的。在展示赢观教具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补充讲解和说明。演示之后,教师还要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从观察分析具体事物和现象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在教学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能够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唤起想像,形成表象。语言直观可以摆脱实物直观和模象真观所需设备和条件的限制,但它必须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用语言使学生的知识经验重新组合,构成新的表象或想像,以使教学顺利进行。
(四)启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体系及其重点、难点和关键,并了解学生的实际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
(2)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思考。教师还可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复习和考试,引导学生多思、善问,培养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习惯。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循序渐进原则
基本涵义是:要求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一原则是由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及学生的认识能力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特点提出的。按照这方面的两个“序”(即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才能使他们顺利地进行学习。
我国古代的教学十分重视循序渐进,我国古代《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的主张;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
强调循序渐进是因为:1.知识、技能是教学的首要目标,而知识、技能本身都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层次性,2.学生的认识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不断深化的过程;3.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循序渐进能使学生有效地从知识系统和结构整体上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也是有顺序的。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系统进行教学,以免破坏知识的体系,影响知识的完整性。当然,也要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这样才能起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效果。
(2)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加快教学速度,但不能跳跃,以免学生知识中出现脱节现象而不系统,不牢靠。《学记》中所说“学不躐等”正是这个道理。
(3)通过经常地、有计划地布置作业、复习,检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认真进行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有计划、有组织、持之以恒地学习的优良品质。
(六)巩固性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日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如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也提出,“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原则是为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工作
巩固知识并不是期末复习阶段的事,而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讲授前,要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一方面是为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做准备。另一方面,经常提问旧知识,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检查教学质量。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边讲解边复习。要引导学生清晰、明确地感知教材,并积极动脑思考,将知识逐步内化。在讲授之后,教师要及时反馈、总结。各种作业和练习,是知识巩固的主要手段,教师必须恰当地组织并加以运用。
(3)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
复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复习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要想复习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复习要及时,抓住基本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复习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要多样化。要把经常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期末复习结合起来,使复习成为体系,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教会学生识记的方法
识记的方法很多,如提出明确记忆的任务;在理解的基础E识记;注意调动多种感官等。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并加以运用。
(七)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涵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对我国教育经验的总结。它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所制约。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我国的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在要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教学必须努力实现这些要求,这是学生发展的必要的基础。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教育对象,才能确定教学的起点、要求和方法。在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面向中间,兼顾两头。即在教学的速度、难度等方面应以中等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为依据,同时,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给予个别指导。
(3)正视个别差异,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条件,如组织各种校外、课外小组活动、开设选修课等,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得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