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具体规定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规范。它标志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正是根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确定的,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无限热爱的一种崇高思想感情。它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巩固起来的。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鼓舞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鲜明的阶级性。我国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爱国主义是全国青少年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德。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是:
1.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深厚感情。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配合相应的国情和历史教育,引导学生从热爱故乡、亲人逐步过渡到热爱国旗、国徽以及祖国的锦绣河山和伟大人民。
2.培养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培养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树立“我是中国人”的概念,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独立自主。
3.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教育学生关心祖国命运和前途,立志投身于祖国的建没事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各项实践活动。
4.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二、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青少年学生奋进的动力,也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每个青少年都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又应当以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个人理想的基础。
进行理想教育应做到:
1.鼓励学生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特点形成个人理想。
2.要把理想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回看历史,可以更好地展望未来;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和英雄主义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远大理想。
3.进行理想教育应注意多内涵和多层次。理想本身是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的,理想教育应该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不要单一化、空洞化。
三、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善于在集体中生活和工作,并能为集体的利益贡献自己的一切的道德品质。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人生观有本质的区别,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的标志。学校教育中应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集体主义者。
集体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1.教育学生关心集体,为集体做好事,树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教育学生正确处理集体成员之问的关系,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在同学间建立健康向上的友谊;
3.使学生习惯过集体生活和遵守集体纪律,培养在集体中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使集体成为发展学生个性、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