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我国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
我国生态学发展的历史较长。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就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学知识和实践,运用因时因地的原理、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及食物链原理等,阐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合理搭配种群、多层次利用资源等综合措施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道理,并将其运用于农业实践。
到近代,我国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l949年以前我国只有少数的学者在植物地理、个体生态和群落生态方面作点零星的工作,l949年以后陆续进行了一些较大规模的生物考察。l972年,我国参加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国际协调理事会并当选为理事国,l978年以后,正式建立了我国的“人与生物圈”研究委员会,并陆续在长白山温带森林区、内蒙锡林廓勒草原区、新疆荒漠区和青海高寒草原区建立生态学系统研究站,组织多学科、采用新方法对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产力、能量及物质循环开展综合研究。
目前,我国生态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国内外瞩目的成果,在生态学的许多应用学科领域,如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先后出版了多部生态学著作;污染生态学、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以及生态系统工程学等,在我国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仍以生理生态、种群生态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作为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着重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调控,尤其寻找大系统研究的方法论,包括遥感信息、模型仿真和报考预测等;群落生态学着重在实验群落学和群落组织的机理研究,动物种群生态学着重种群报考的机理研究同时建立植物种群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着重于逆境中动植物适应性的微形态、生理和生化机制研究。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生活标准的提高,为保护生物圈环境和防止资源的衰退,要求建立一个可持续生物圈和各种可持续生态系统,尤其是根据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观点来发展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研究,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和综合调控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