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议论文重点复习指导二
《论毅力》
1、本文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
2、了解本文的背景: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第四年,借以鼓励身处逆境中的同人,要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3、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4、掌握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理解本文各段中的比喻句和层递句:
第二段:人生必遇顺逆两境,事无大小必有阻力。只有毅力至强的人,才能终获得成功。(正反对比论证;层递手法的运用,说明没有毅力不会成功,毅力不强不会成功,只有毅力至强者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段,顺逆两境之间可以转化,有毅力,可能变逆境为顺境(正反对比论证;层递手法,从反面说明没有至强的毅力就不能取得成功;比喻论证)
比喻句:譬若操舟……
6、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天下古今着许许多多或成或败的事情,其发展道路,是如此的众多而不相同啊。
(2)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这种阻力虽然有时大有时小,然而总之一定是不可避免的。
(3)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经过了盘根错节的错综复杂的情况以后,就会有问题得到顺利解决的那一天
(4)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顺境与逆境又常常相互穿插而交替地呈现
(5)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他心里认为天下的事情本来就是很容易很容易的,等到骤然尝试到那件事,而阻力突然来临,就没精打采地丧失了勇气
(6)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它以艰苦忍耐的毅力,顶着逆风逆水冲过去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非常羡慕
(2)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概括地推究
(3)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有时;交相错杂
(4)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区分,区别
(5)成败之数,视此而已:天数,此处指规律
《灯下漫笔》
1、作者鲁迅,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文是鲁迅写的一篇文艺性论文。
2、概括说明本文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说明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部分:剖析中国历史,揭示中国历史的实质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号召青年去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即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剖析中国文明,揭示“所谓的中国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号召青年“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中心论点)
文章两部分相互独立又有机相连。在奴性的民族心理下塑造了吃人的文明。密切关联,互为因果。都贯穿了鲁迅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结尾都以青年的使命为号召。
3、理解作者对民族心理的剖析和对中国历史的反思,掌握鲁迅所指“第三样时代”的含义:
透视民众的病态心理(奴性心理),进而触及产生这种病态人生的社会背景──“极易变成奴隶”的时代。引出对中国历史的反省与批判——中国的历史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的交替。
第三样时代指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4、理解作者对中国文明实质的揭露和对军阀统治的现实的剖析,牢记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吃人的文明,黑暗的现实。号召青年人起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
5、理解本文行文中高度的理论概括和形象化说明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6、掌握本文所用比喻、排比、反语等修辞方法。
比喻:将中国文明比作人肉的筵宴,把中国比作安排人肉筵宴的厨房
排比: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 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
反语:“古人的良法美意”
“皇恩浩荡”
“天下太平”
《论快乐》
1、作者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2、掌握本文所揭示的“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理解作者阐发这一哲理所选择的角度:
阐述“快乐”的角度:
多角度阐释: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快”乐,无法永远
快乐在人生中的地位——快乐是人生永远的诱惑和希望
快乐的属性——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
由快乐的属性引申——人生可以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保持乐观,超越痛苦。
3、理解本篇随笔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的写作特点。
4、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比喻和警策语。
钱氏比喻,饶富特色,形象生动。(本体、喻体关系微妙,远而契合;文化层面的比喻;比喻往往含有讽刺意味),使深奥的道理变得简明具体。
考试大编辑整理
相关推荐
-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文学常识12-19
-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高频考点07-12
-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汇总01-25
-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3)01-21
-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