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构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框架,收入、费用及利润构成利润表的基本框架,这六项会计要素又称为会计报表要素。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第二,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第三,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2.负债。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第二,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负债按其流动性的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
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第二,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费用。
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利润。
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二、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资产来源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收入-费用=利润
广义而言,企业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余额,即表现为利润。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费用通常也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所以,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四、错账查找与更正方法
(一)错账查找的方法,包括:差数法、尾数法、除2法、除9法。
(二)错账更正方法
1.划线更正法。
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时,可以错误的文字或上数字上一条红线,在红线的上方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及相关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2.红字更正法。
有两情况:一是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有错误,从而引起记账错误。更正的方法是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以示注销原记账凭证,然后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记账。二是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只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更正方法:按多记的金额用红字编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以冲销多记的金额,并据以记账。
3.补充登记法。
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更正方法:按少记的金额用蓝字编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以补充少记的金额,并据以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