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实务辅导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考点:产品成本核算

来源:大家论坛 2012年3月5日

考点二: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工业企业的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可以划分为要素费用,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职工薪酬、折旧费用、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该分类反映了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了哪些费用及其金额。
(一)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无论是外购的,还是自制的,发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各项要素费用时,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等,均应计入产品成本。
1.如果分产品领用的材料(直接计入)
应根据领退料凭证直接计入相应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产品(直接材料) 
      —基本生产—×产品(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   
2.共同耗用的材料(分配计入)
对于不能分产品领用的材料,如生产中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需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相关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原材料、燃料也可按照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考点:产品成本核算
【例题·计算题】假定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领用某材料4 400公斤,每公斤20元。本月投产的A产品为200件,B产品为250件。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5公斤,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0公斤。此外辅助生产耗用原材料15 000元,车间一般消耗13 000元,管理部门一般消耗100元。
要求: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正确答案』
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00×15=3 000(公斤)
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50×10=2 500(公斤)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4 400×20/(3 000+2 500)=16
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3 000×16=48 000(元)
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2 500×16=40 0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A产品(直接材料)  48 000
      —基本生产—B产品(直接材料)  40 000
      —辅助生产      15 000
  制造费用                13 000
  管理费用                  100
  贷:原材料                  116 100
【例题·综合题】(2009年考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生产中所需W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和结转发出材料成本。2008年6月1日,W材料结存1 400千克,账面余额385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08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W材料业务如下:
(1)6月3日,持银行汇票300万元购入W材料8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16万元,增值税额36.72万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8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2)6月6日,签发一张商业承兑汇票购入W材料59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63万元,增值税额27.71万元,对方代垫保险费0.4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3)6月10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W材料5 000千克,并验收入库。投资合同约定该批原材料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 415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40.55万元,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合同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未发生资本溢价。
(4)6月20日,销售W材料一批,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71万元,增值税额为29.07万元,款项已由银行收妥。
(5)6月30日,因自然灾害毁损W材料50千克,该批材料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为2.38万元,经保险公司核定应赔偿1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其余损失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
(6)6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
①生产车间领用W材料2 000千克,用于生产A产品20件、B产品10件、A产品每件消耗定额为24千克,B产品每件消耗定额为52千克,材料成本在A、B产品之间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车间管理部门领用700千克;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450千克。
②委托加工一批零部件,发出W材料100千克。
③6月30日对外销售发出W材料600千克。
(7)6月30日,W材料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 000万元。
(8)W材料计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金额。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6月3日,持银行汇票300万元购入W材料8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16万元,增值税额36.72万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8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借:原材料——W材料        216+1.8=217.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6.72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254.52
借:银行存款          300-254.52=45.48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45.48
(2)6月6日,签发一张商业承兑汇票购入W材料59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63万元,增值税额27.71万元,对方代垫保险费0.4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W材料        163+0.4=163.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71
  贷:应付票据               191.11
(3)6月10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W材料5000千克,并验收入库。投资合同约定该批原材料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415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40.55万元,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合同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未发生资本溢价。
借:原材料——W材料             14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40.55
  贷:实收资本              1 655.55
(4)6月20日,销售W材料一批,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71万元,增值税额为29.07万元,款项已由银行收妥。
借:银行存款               200.07
  贷:其他业务收入               17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9.07
(5)6月30日,因自然灾害毁损W材料50千克,该批材料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为2.38万元,经保险公司核定应赔偿1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其余损失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
W材料加权平均成本=(期初385+217.8+163.4+1415)/(期初1 400+800+590+5 000)=0.28(万元/千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4
  贷:原材料——W材料          14(0.28×50)
借:营业外支出             4
  其他应收款            1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4
(6)6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
①生产车间领用W材料2000千克,用于生产A产品20件、B产品10件、A产品每件消耗定额为24千克,B产品每件消耗定额为52千克,材料成本在A、B产品之间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车间管理部门领用700千克;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450千克。
产品的定额分配率=2 000×0.28/(20×24+10×52)=0.56
A产品的成本=20×24×0.56=268.8(万元)
B产品的成本=10×52×0.56=291.2(万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268.8
      ——B产品       291.2
  制造费用             196(0.28×700)
  管理费用             126(0.28×450)
  贷:原材料——W材料         882
②委托加工一批零部件,发出W材料100千克。
借: 委托加工物资     100×0.28=28
  贷:原材料——W材料          28
③6月30日对外销售发出W材料600千克。
借:其他业务成本     600×0.28=168
  贷:原材料——W材料         168
(7)6月30日,W材料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000万元。
W材料账面余额=(期初385+217.8+163.4+1 415)-14-882-28-168=1 089.2(万元)
W可变现净值是1 000万元,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 089.2-1 000=89.2(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89.2
  贷:存货跌价准备          89.2
(8)W材料计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金额=1 000(万元)
(二)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职工薪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
1.直接计入的职工薪酬
直接进行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产品(直接人工) 
      —基本生产—×产品(直接人工)
  贷:应付职工薪酬           
2.分配计入的职工薪酬
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按工时、产品产量等方式进行合理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项目。
如果取得各种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数据比较困难,而各种产品的单件工时定额比较准确,也可按产品的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职工薪酬,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
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考点:产品成本核算
【例题·计算题】乙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支付生产工人职工薪酬2 700万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A产品的生产工时为500小时,B产品的生产工时为400小时。此外辅助车间职工薪酬20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职工薪酬1 950万元、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800万元、销售部门职工薪酬500万元。
『正确答案』
直接人工分配率=2 700/(500+400)=3(万元/小时)
A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500×3=1 500(万元)
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400×3=1 200(万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A产品(直接人工) 1 500
      —基本生产—B产品(直接人工) 1 200
      —辅助生产            200
  制造费用                l 950
  管理费用                 800
  销售费用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6 150
【例题·单选题】(2010年考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9年12月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 000元,福利费10 000元。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该企业生产甲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为( )元。
A.28 000
B.32 000
C.42 000
D.48 0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产品应分担的人工费=(70 000+10 000)/(1 200+800)×1 200=48 000(元)。
(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明细账进行。一般按车间及产品和劳务设立明细账。当辅助生产发生各项费用时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明细账。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与基本生产的制造费用一样,先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对于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且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为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而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及账务处理
辅助生产的分配应通过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等。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采用此方法,各辅助生产费用只进行对外分配,分配一次,计算简单,但分配结果不够准确。适用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公式如下:
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考点:产品成本核算
各受益单位应分配的成本=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该单位的耗用量
【例题·计算分析题】(2008年考题)甲公司设有运输和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的成本按运输公里比例分配,修理车间的成本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该公司2007年2月有关辅助生产成本资料如下:
(1)运输车间本月共发生成本22 500元,提供运输劳务5 000公里;修理车间本月共发生成本240 000元,提供修理劳务640工时。
(2)运输车间耗用修理车间劳务40工时,修理车间耗用运输车间劳务500公里。
(3)基本生产车间耗用运输车间劳务2 550公里,耗用修理车间劳务320工时;行政管理部门耗用运输车间劳务1 950公里,耗用修理车间劳务280工时。
要求:
(1)编制甲公司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表格如下,不需列出计算过程)。
(2)编制甲公司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会计分录。
(“生产成本”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正确答案』
(1)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运输

修理

合计

待分配成本(元)

22 500

240 000

262 500

对外分配劳务数量(公里、工时)

5 000-500=4 500

640-40=600

    

单位成本(元/公里、元/工时)

22 500/4 500=5

240 000/600=400

    

基本生产车间

耗用数量(公里、工时)

2 550

320

    

分配金额(元)

2 550×5=12 750

320×400=128 000

140 750

行政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公里、工时)

1 950

280

 

分配金额(元)

1 950×5=9 750

280×400=112 000

121 750

合计

22 500

240 000

262 500

(2)
借:制造费用              140 750
  管理费用              121 7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22 500
        ——修理   240 000
注意:本题为2008年真题,按照旧准则来处理,故将生产车间修理费计入制造费用。若按照新准则来处理,则应该将基本生产车间的修理费计入管理费用。
(2)交互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通过两次分配完成,首先将辅助生产明细账上的合计数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计算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的劳务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的优点是提高了分配的正确性,但同时加大了分配的工作量。
【例题·计算分析题】A工业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2011年11月有关辅助生产费用的资料如下:

辅助车间名称

运输车间

供水车间

待分配费用

3 300元

10 400元

供应劳务数量

1 100公里

2 080吨

耗用劳务数量

运输车间

    

80吨

供水车间

100公里

    

基本生产车间

900公里

1600吨

企业管理部门

100公里

400吨

计算时,分配率的小数算四位,第五位4舍5入;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
要求:根据上列有关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交互分配法)2011年11月

分配方向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

辅助车间名称

运输

供水

合计

运输

供水

合计

待分配费用(元)

3 300

10400

13700

3300+400-300
=3400

10400+300-400
=10300

13700

供应劳务数量

1100公里

2080吨

 

1100-100
=1000公里

2080-80
=2000吨

 

单位成本(元/公里、元/吨)

3300/1100
=3

10400/2080
=5

 

3400/1000
=3.4

10300/2000
=5.15

 

辅助车间

运输

耗用数量

 

80吨

 

 

 

 

分配金额(元)

 

80×5
=400

400

 

 

 

供水

耗用数量

100公里

 

 

 

 

 

分配金额(元)

100×3
=300

 

300

 

 

 

金额小计(元)

300

400

700

 

 

 

基本车间

耗用数量

 

 

 

900公里

1600吨

 

分配金额(元)

 

 

 

900×3.4
=3060

1600×5.15
=8240

113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100公里

400吨

 

分配金额(元)

 

 

 

100×3.4
=340

400×5.15
=2060

2400

分配金额合计(元)

    

    

    

3400

10300

13700

①交互分配: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40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3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0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00  
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考点:产品成本核算
②对外分配:
对外分配的费用:
运输车间=3 300+400-300=3 400(元)
供水车间=10 400+300-400=10 300(元)
借:制造费用                11 300
  管理费用                 2 4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 40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0 300
(3)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这种方法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但成本分配不够准确,适用于辅助生产劳务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企业。
【例题·计算分析题】以上题为例,假定运输车间计划成本为每公里2.5元,供水车间计划成本为每吨4.5元。
要求:根据上列有关资料,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运输车间

供水车间

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元)

3300

10400

13700

供应劳务数量

1100公里

2080吨

  

计划单位成本(元/公里、元/吨)

2.5

4.5

  

辅助生产车间耗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

运输车间

耗用量

  

80

  

分配金额(元)

  

80×4.5
=360

360

供水车间

耗用量

100

  

  

分配金额(元)

100×2.5
=250

  

250

分配金额小计(元)

250

360

610

基本生产耗用(记入“制造费用”)

耗用量

900

1600

  

分配金额(元)

900×2.5
=2250

1600×4.5
=7200

9450

行政部门耗用

耗用量

100

400

  

分配金额(元)

100×2.5
=250

400×4.5
=1800

2050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元)

1100×2.5
=2750

2080×4.5
=9360

1211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元)

3660

10650

14310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元)

+910

+1290

+2200

运输车间的实际成本=3 300+360=3 660(元)
供水车间的实际成本=10 400+250=10 650(元)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60
      ——供水车间     250
  制造费用                  9 450
  管理费用                  2 0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2750
        ——供水车间     9360
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考点:产品成本核算
再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2 2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910(3 660-2 750)
        ——供水车间    1 290(10 650-9 360)
(4)顺序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也称梯形分配法,其特点是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序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例题·判断题】(2011年考题)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特点是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
『正确答案』√
(5)代数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的特点是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此方法有关费用的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也较多,计算工作比较复杂,因此,本方法适用于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
(四)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制造费用的归集
制造费用的内容,包括物料消耗、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车间管理用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保险费,车间管理用具摊销,车间管理用的照明费、水费、取暖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办公费以及季节性及修理期间停工损失等。制造费用属于应计入产品成本但不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成本。制造费用应通过“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归集,月末按照一定的方法从贷方分配转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
2.制造费用的分配和账务处理
(1)制造费用的分配
通常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或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方(或生产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其计算公式概括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
(分母包括: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或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总数、生产工人工资总和、机器工时总数、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其中,由于生产工时是分配间接费用的常用标准之一,因此,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较为常见。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适用于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相差不多的企业,如果生产工人工资是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该方法实际上等同于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机器工时比例法是按照各产品生产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按照年度开始前确定的全年度适用的计划分配率分配费用的方法,分配率的计算公式的分母按定额工时计算,年度内如果发生全年的制造用实际数与计划数差别较大,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2)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应任意变更。无论采用哪种分配方法,都应根据分配计算结果,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进行制造费用分配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核算。相关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例题·计算分析题】某工业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1年11月份发生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领用原材料11 000元。其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8 000元,用作基本生产车间机物料消耗3 000元。
(2)应付职工薪酬9 12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薪酬6 840元,管理人员工资2 280元。
(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 000元。
(4)用银行存款支付车间其他费用4 000元。
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工时比例分配,其生产工时为:甲产品900小时,乙产品1 100小时。
要求:编制各项费用发生的会计分录,计算并结转基本生产车间甲、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
(1)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 000
  制造费用          3 000
  贷:原材料              11 000
(2)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6 840
  制造费用          2 280
  贷:应付职工薪酬            9 120
(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
借:制造费用          2 000
  贷:累计折旧              2 000
(4)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
借:制造费用          4 000
  贷:银行存款              4 000
(5)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合计=3 000+2 280+2 000+4 000=11 28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
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考点:产品成本核算
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900×5.64=5 076(元)
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 100×5.64=6 204(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076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6 204
  贷:制造费用                 11 280
(五)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1.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经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以及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和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均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为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应增设“废品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增设“废品损失”项目。废品损失也可不单独核算,相应费用等体现在“生产成本”、“原材料”等科目中。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①废品损失采用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时,要将废品报废前与合格品计算在一起的各项费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见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成本的分配)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废品的实际成本,从“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入“废品损失”科目借方
②废品损失采用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时,废品的生产成本是按废品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的,不需要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
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考点:产品成本核算
【例题·单选题】(2011年考题)某工业企业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一批,该批废品的成本构成为:直接材料3 200元,直接人工4 000元,制造费用2 000元。废品残料计价500元已回收入库,应收过失人赔偿款1 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废品的净损失为( )元。
A.7 700  B.8 700  C.9 200  D.10 7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废品净损失=3 200+4 000+2 000-500-1 000=7 700(元)。
借:废品损失       9 200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3 200
        ——直接人工    4 000
        ——制造费用    2 000
借:原材料         500
  其他应收款      1 000
  贷:废品损失          1 500
废品净损失=9 200-1 500=7 700
借: 生产成本       7 700
  贷:废品损失          7 700
(2)可修复废品损失
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不是废品损失,不需要计算其生产成本,而应留在“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中,不需要转出。
返修发生的各种费用,应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其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的赔款,应从“废品损失”科目贷方分别转入“原材料”和“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结转后“废品损失”的借方反映的是归集的可修复损失成本,应转入“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
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考点:产品成本核算
【例题·计算分析题】某企业A产品费用分配表中列示:
(1)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资料如下:不可修复废品5件,每件直接材料定额1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20小时,每小时直接人工5元、制造费用6元。
(2)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直接材料2 000元,直接人工1 000元,制造费用1 500元。
(3)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共回收残料计价200元,并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5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正确答案』
(1)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5×100+5×20×5+5×20×6=1 600(元)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 600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5×100)500
        ——直接人工     (5×20×5)500
        ——制造费用     (5×20×6)600
(2)发生可修复废品的成本
借:废品损失——A产品      4 500
  贷:原材料                  2 000
    应付职工薪酬               1 000
    制造费用                 1 500
(3)残料入库、过失人赔偿
借:原材料            20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200
借:其他应收款          15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150
(4)结转废品净损失
废品净损失=1 600+4 500-200-150=5 75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5 75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5 750
2.停工损失的核算
停工损失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应由过失单位或保险公司负担的赔款,应从停工损失中扣除。不满一个工作日的停工,一般不计算停工损失。
(1)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应增设“停工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增设“停工损失”项目。
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考点:产品成本核算
(2)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中,不设立“停工损失”科目,直接反映在“制造费用”等科目中。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相关推荐: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重点解析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学习辅导汇总
备考专题: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专题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