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固定资产
第六节 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第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第二,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注意:
第一,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第二,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
(四)固定资产核算设置的科目
企业通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取得、计提折旧、处置等情况。
二、取得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外购固定资产
外购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的服务费等。
1.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安装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专业人员的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计入“固定资产”科目的借方。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在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安装调试成本等,作为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其成本,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企业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例题1】企业以100万元购入A、B、C三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这三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分别为30万元,45万元和50万元。则C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为( )万元。
A.125 B.100 C.50 D.40
【答案】D【解析】C固定资产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50/125×100%=40%;C固定资产的成本=100×40%=40万元。
教材113页[例2-67]
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0000元,增值税额为5100元,另支付运输费300元,包装费4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假设甲公司不属于实行增值税转型的企业。
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计算固定资产的成本:
固定资产买价 30000
加:增值税 5100
运输费 300
包装费 400
35800
(2)编制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35800
贷:银行存款 35800
教材113[例2-68]
甲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20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支付运输费10000元,支付安装费30000元。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购入进行安装时:
借:在建工程 244000
贷:银行存款 244000
(2)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为244000+30000=274000(元):
借:固定资产 274000
贷:在建工程 274000
教材114页,[例2-69]
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了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设备A、B、C,共支付款项100000000元,增值税额17000000元,包装费7500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假定设备A、B、C均满足固定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公允价值分别为45000000元、38500000、16500000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包装费及增值税额,即:
100000000+17000000+750000=117750000(元)
(2)确定设备A、B、C的价值分配比例。A设备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为:
B设备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为:
C设备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为:
(二)建造固定资产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在核算时应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固定资产”。
1.自营工程
某企业自建厂房一幢,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5000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85000元,全部用于工程建设。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一批,实际成本为80000元,税务部门确定的计税价格为100000元,增值税税率17%;工程人员应计工资100000元,支付的其他费用30000元。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 585000
贷:银行存款 585000
(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在建工程 585000
贷:工程物资 585000
(3)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确定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为:
80000+100000×17%=97000(元)
借:在建工程 97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4)分配工程人员工资时:
借:在建工程 1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
(5)支付工程发生的其他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 30000
贷:银行存款等 30000
(6)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成本为:585000+97000+100000+30000=812000(元)
借:固定资产 812000
贷:在建工程 812000
【例题2】在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有( )。
A.工程项目耗用的工程物资 B.工程领用本企业商品涉及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C.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水、电等费用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答案】ABC 【解析】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
【例题3】某企业自行建造管理用房屋一间,购入所需的各种物资100000元,支付增值税17000元,全部用于建造。另外还领用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一批,实际成本2000元,售价2500元,支付工程人员工资20000元,提取工程人员的福利费2800元,支付其他费用3755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则该房屋的实际造价为
A.145980元 B.145895元 C.145555元 D.143095元
【答案】A【解析】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为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房屋的实际造价=100000+17000+2000+2500×17%+20000+2800+3755=145980(元)。
2.出包工程
如果企业自建固定资产采用了出包方式,企业支付给建造商的工程价款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一)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影响折旧的因素
(1)固定资产原价
计提折旧时,应以月初应计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
(2)预计净残值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2.计提折旧的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注意:
第一,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第二,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第三,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但不需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第四,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有改变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折旧方法的选择应当遵循一致性原则,如需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1.平均年限法
2.工作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例:一个设备预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率为5%
年限平均法下,折旧率=(1-5%)/5
不考虑净残值,即净残值为0,则年限平均法下,折旧率=(1/5)*100%=20%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折旧率=(2/5)*100%=40%
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直线折旧率的两倍)
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例: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00万元,可使用5年,
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折旧额=100×40%=40(万元)
第二年折旧额=(100-40)×40%=24(万元)
第三年折旧额=(100-40-24)×40%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400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40%=2400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4年、第5年的年折旧额=[(360000-144000)-4000]/2=106000(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