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确认适用税率
B.确认纳税期限
C.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
D.停止出口退税权
答案:CD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税务机关作出的税务行政处罚行为包括:罚款;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权。
42.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票据中,属于见票即付的有( )。
A.转账支票
B.银行汇票
C.银行承兑汇票
D.商业承兑汇票
答案:AB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在我国,银行汇票、支票(不论是现金支票,还是转账支票)和本票均见票即付;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可以是见票即付票据,也可以是远期票据(附设到期日)。
43.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票据保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票据上未记载保证日期的,被保证人的背书日期为保证日期
B.保证人未在票据或粘单上记载被保证人名称的已承兑票据,承兑人为被保证人
C.保证人为两人以上的,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D.保证人清偿票据债务后,可以对被保证人及其前手行使追索权
答案:BCD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选项A:票据上未记载保证日期的,以出票日期为保证日期。
44.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支票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支票基本当事人包括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
B.支票金额和收款人名称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
C.出票人不得在支票上记载自己为收款人
D.支票的付款人是出票人的开户银行
答案:ABD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选项C:法律没有对支票的收款人作出限定,出票人可以以自己为收款人签发支票(如为了异地提取现金,以自己为收款人签发现金支票)。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并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题号45至54信息点。认为表述正确的,填涂答题卡汇总信息点[√];认为表述错误的,填涂答题卡中信息点[×]。每小题答题正确的得1分,答题错误的扣0.5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
4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
答案:×
46.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
答案:√
引申:相应的责任
责任:
①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②用人单位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7.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
答案:√
48.纳税人的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后因发生退款减除营业额的,应当退还已缴纳营业税税款或者从纳税人以后的应缴纳营业税税额中减除。( )
答案:√
49.纳税人出租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营业税。( )
答案:×
引申:纳税人转让无形资产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但是,纳税人转让、出租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营业税及相关税费、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50.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属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 )
答案:√
引申: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我国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纳税人 |
判定标准 |
纳税义务 |
居民纳税人 |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
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部所得纳税 |
非居民纳税人 |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
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
注意:
在居住期间内临时离境的,即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不扣减日数,连续计算。
51.不记载金额的营业账簿,以账簿的件数为计税依据缴纳印花税。( )
答案:√
52.企业在外地设立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
答案:×
引申:不论是否从事生产、经营,只要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需要进行税务登记,但是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除外。
53.纳税人在减免税期间不需办理纳税申报。( )
答案:×
引申: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或者在减税、免税期的都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54.贷记卡透支按月计收复利,准贷记卡透支按月计收单利。(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