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的处理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假定固定资产审计情况同上,而存货样本中发现了3万元错报,假定其他项目均没有错报,且客户已同意调整发现的错报。
已更正错报的为5万元(2万元+3万元)
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50万元-5万元=45万元,接近于50万元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错报汇总数接近报表层重要性水平,如果该汇总数连同以前审计程序未能发现的错报加在一起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就此发表无保留意见,则审计意见不恰当的可能性很高(审计风险很高),也是注册会计师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的表现,因此注册会计师就应考虑以前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能将所有的错报查出来,为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审计程序(换一种程序)对已审查过的账户交易再次检查。
例如,注册会计师原程序是通过核对发货凭证发现的错报,现在注册会计师通过核对仓库台账又发现1万元的存货错报
已更正错报的为6万元(2万元+4万元)
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60万元-6万元=54万元,超过54万元的重要性水平,表明不能发表无保留意见。
3.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处理
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为识别更多的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总结:当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时,应追加审计程序;当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记忆口诀:接近追加;超过扩大。
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
1.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
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能容忍的最大错报。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较低(指金额的大小),表明审计对象重要,意味着注册会计师把超过水平的错报要查出来,在审计过程中就必须执行较多的测试,获取较多的证据。可见,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
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
(1)在制定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风险确定重要性水平。
(存在的)审计风险越大,重要性数额就得越小。如果注册会计师通过初步分析,认为客户财务报表中出现错报的可能性较大,注册会计师难以将报表中重要错报的查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即“存在的审计风险”较大,注册会计师应采用较低的重要性水平,以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降低审计风险至可接受水平。
(2)在确定了恰当的重要性水平之后,某一项目的重要性水平越低,该项目的审计风险就越大。
如某一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定为4000元,另一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定为2000元,假设两者都有同样的3000元错报未能查出,则这一错报可能会影响到第二项目的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判断,而不影响第一项目的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判断。显然,重要性水平为2000元时的存在的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4000元时存在的审计风险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注册会计师不能为了使审计风险达到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将重要性水平定得很高,这样反而会增大审计风险。
3.对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的调整
在审计执行阶段,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仍然合理,并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或在审计执行过程中进一步获取的信息,修正计划的重要性水平,进而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l)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2)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本章要点总结
1.了解初步业务活动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2.了解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内涵;
3.理解重要性含义,掌握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原理(包括运用的一般要求、判断标准、两个层次的考虑);
4.理解审计风险的涵义、掌握风险模型及运用;熟悉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
5.评价审计结果时,尚未调整的错漏的汇总数超过或接近重要性水平时对审计程序和审计意见的影响(难点)。
相关推荐: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