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综合题
1.甲希望购买乙的一辆二手汽车,双方签订合同约定:成交价为6万元,甲先交1万元试用1个月,如果不出现故障,甲支付其余的5万元,乙负责办理过户手续。
甲接受该汽车第10天,在外出途中汽车出了故障,甲将汽车就近放在某汽车修理厂维修。甲找到乙,告知汽车因故障正在修理,并向乙提出退车返款,乙认为买卖合同已经成立,拒绝收回汽车,并要求甲支付余款。
双方多次交涉没有结果,甲和乙都拒绝去修理厂取车。双方交涉过程中,乙因急需一笔钱,即向丙提出以汽车抵押借款,丙表示同意,双方签订了抵押合同,但未办理抵押物登记。
由于乙未能按期偿还向丙的借款,丙准备行使抵押权时才知道该汽车被修理厂留置。乙表示无力支付汽车修理费用,丙和修理厂都要求就该汽车的变卖所得优先受偿。
根据以上资料及其相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与乙的汽车买卖合同是否已经生效?并说明理由。
(2)甲接受汽车后,该汽车的所有权是否已经转移?并说明理由。
(3)丙的抵押权是否因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而无效?并说明理由。
(4)修理厂是否可以行使留置权?说明理由。
(5)丙与修理厂谁有优先受偿权?并说明理由。
2.A公司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由甲、乙、丙三位股东设立。股东会决定,公司不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由大股东甲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任公司监事,执行董事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公司于2006年1月16日与B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合同约定A公司一次性从B公司购入商品1000件,每件价格0.23万元。B公司分别于2月10 日和3月10日分两次向公司供货。数量分别为800件和200件。每次货到后3日内,以货币付清全部货款。该合同由双方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双方单位的合同专用章。
1月17日,双方补签一份担保合同,合同约定A公司于1月30日前一次性向B公司预付定金40万元。1月20日,A公司财务科开出转账支票,出纳在开具转账支票时,其他绝对记载事项填列齐全,但支票的金额和收款人名称两项未填,A公司授权事后经由B公司补记,金额为40万元。1月28日将该支票交付B公司。
2月10日,B公司按合同约定向A公司发货共800件,并为此支付运费10万元。A公司收货后提出以下异议:
(1)公司法定代表人在签订该项合同时,超越了权限。股东会决议规定:公司每单超过100万元的经营业务均应由股东会讨论通过后方能实施,与B公司的合同,甲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事先未向股东会提请讨论,故合同无效,责任应由甲个人承担。
(2)该合同预付的定金数额不符合《合同法》规定,故担保无效。B公司应退回定金。
(3)货物公司可以收下,但公司拒绝付款。
(4)发生的运费部分,事先在合同中未规定由哪一方承担,故公司拒绝支付。
以上纠纷,双方多次协商无结果,B公司决定暂停按期向对方发第二批货物,并就A公司提出的有关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A公司不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是否合法?甲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任公司监事是否合法?执行董事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否合法?分别说明理由。
(2)B公司能否对预付定金的转账支票补记金额?说明理由。
(3)A公司与B公司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说明理由。
(4)定金合同是否有效?说明理由。
(5)定金合同从何时生效?说明理由。
(6)如双方无法达成补充协议,运费应由谁承担?说明理由。
3.甲塑料制品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化工机械制造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于2006年5月18日签订了一份买卖注塑设备合同,甲公司为买方,乙公司为卖方。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1)由乙公司于10月30日前分二批向甲公司提供注塑设备10套,每套价格为15万元,价款总计为150万元;
(2)甲公司应向乙公司给付定金25万元;
(3)如一方迟延履行,应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20万元;
(4)因甲公司必须在2006年底前全面开工投产,为保证该合同的按时履行,由丙生物医药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作为乙公司的保证人,在乙公司不能履行债务时,丙公司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该买卖合同依法生效后,甲公司因故未实际向乙公司给付定金。7月1日,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了3套注塑设备,甲公司按合同规定支付了45万元货款。9月,该种注塑设备的市场价格因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大幅上涨,乙公司便向甲公司提出变更合同的主张,要求将剩余的7套注塑设备价格提高到每套20万元,甲公司不同意乙公司提出的涨价要求,随后乙公司于10月4日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11月1日,甲公司仍未收到剩余的7套注塑设备,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产,并因此遭受了50万元的经济损失。于是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增加违约金数额并继续履行合同;同时要求丙公司对乙公司不履行合同的行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法律规定,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给付25万元定金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2)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3)甲公司要求增加违约金数额依法能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4)甲公司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同依法能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5)丙公司是否应对乙公司不履行合同的行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