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注册会计师>学习笔记>财务成本管理学习笔记

2012注会《财务成本管理》预习:作业成本法

来源:233网校 2012年2月1日
 知识点三、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成本计算分为两个阶段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第一阶段:将作业执行中消耗的资源分派到作业,计算作业的成本;
  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计算的作业成本分派(包括追溯和间接分配)到各有关成本对象。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一部门一产品”。 作业成本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一作业一产品”。  
成本分配强调因果关系  作业成本法认为,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有三种不同的形式:追溯、动因分配和分摊。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以直接追溯或动因追溯的方式计入产品成本,而尽量避免分摊方式。
  1.追溯:是指将成本直接确认分配到某一成本对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可以实地观察的。使用直接追溯方式得到的产品成本是最准确的。比如,生产电视机耗用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的成本就可以直接追溯到电视机。
  2.动因分配:是指根据成本动因将成本分配到各成本对象的过程。对于不能追溯的成本,作业成本法强调使用动因分配方式。采用这种方式需要首先找到引起成本变动的真正原因,即成本与成本动因之间的因果关系。
  动因分配虽然不像追溯那样准确,但只要因果关系建立恰当,成本分配的结果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
  【注意】成本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寻找相关程度最高的的因素进行分配。
  3.分摊。有些成本既不能追溯,也不能合理方便地找到成本动因,只好使用产量作为分配基础,将其强制分配给成本对象.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派,主要使用追溯和动因分配,尽可能减少不准确的分摊,因此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 
成本分配使用众多不同层面的作业动因  作业成本法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把资源消耗首先追溯或分配到作业,然后使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 
报考推荐2011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成绩查询通知
2011年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成绩查询通知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会计核心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