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技巧

年底快到,老总烦恼又来了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15日
    再过40多天,又到年终了。此时,老总又要为分发奖金而烦恼了。这不禁使我想起去年年底——

   难忘的新年钟声

   2003年12月31日晚上8点,上海某公司老总约见我,希望咨询年终考核与奖金分发问题。见面后老总如同倒苦水似的,说了一大堆苦恼的问题,核心还是围绕绩效评价而展开的人员管理问题,感慨现在的人真难管!会谈持续到凌晨两点,新年的钟声已经敲过,这也是我从事管理咨询顾问至今难忘的回忆。

   年终苦恼的问题

   与原因何在?

   该公司是研发与销售导向型企业,虽然公司的收入水平较高,但每到年底奖金的发放却成问题,由于事先缺乏基本的发放标准,因此只能是凭老总的判断和人员的级别高低作为标准,虽然总额不低,但总是无法让员工满意:拿得多的人嫌少,拿得少人更是怨气冲天。由此,每到年底,公司人员尤其是骨干人员跳槽频繁,影响公司的运行。

   年终的苦恼表面上看,是一时一事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司人员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滞后的问题。通过上门访谈及研究公司现有制度与管理办法,我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1、公司在已有的组织结构中,岗位职责不清

   原因分析: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的明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由于该工作的缺乏导致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职责不清、职责错位、职责遗漏、职责交叉等现象,从而无法界定岗位的价值、绩效的评价和薪酬的合理性。

   2、绩效考核制度缺乏激励性和科学性

   在回答目前的绩效管理制度对员工的激励性的评价时,87%的员工选择“激励性不够(60%)”、非常差(27%),只有23%的员工回答具“较强激励性”,无人回答“非常强的激励”。另外有16%的人回答目前的绩效考核“较公正和公平”,84%的人回答“不够公正、完全不公正”。14%的人回答目前的绩效考核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86%的人持“不太相信”、“不相信”和“不确定”。49%的回答业绩好并不能获得发展机会。

   原因分析:查阅制度后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目前的绩效管理制度立意不对、方法不当。目前的考核侧重于人品、能力的评价而非工作业绩的评价,从而造成谁的工资高、谁的职务高,收入就高的局面。

   3、考核内容与公司目标、岗位职责、岗位业绩脱离,导向错误

   原因分析:业绩是企业的生命,但目前的考核把德能要素置于绝对的地位,在这样的制度下培养的是“好人”而非“高人”,与公司目标(业绩为主的目标)不对应,与根据公司目标而确定的部门岗位目标不一致。

   4、考核与评价方法不科学,主观性太强

   回答“非常客观”的为0,比较客观的为30%,67%为“比较主观”、“非常主观”、“不确定”。

   因此有员工指出“公司尚未建立健全以量化为标准,以员工及管理者和公司各目标完成情况为依据的考核制度”,“考核主要是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性,绩效考核已远离公司初订目标”。

   原因分析:由于导向的偏离,必然发生主观评价重于客观评价的情况,虽然考核细则中花了9页(占总篇幅的70%)去界定德能的标准和评价方法,但最终仍无法自圆其说、无法操作,长期以往,必然是每次评价大同小异,主管对此日久生厌,不愿认真评价。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