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喻,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部门对于人才来说,是企业的重要形象窗口,因为它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吸引、甄选、培养、使用、激励人才成为企业拥有一支优秀而稳定的人才队伍至关重要的工作事项。尽管人力资源部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我们知道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统筹指导、过程监控和考核管理,人力资源部门发挥的作用非常局限,甚至由于工作上的自以为是给企业带来的伤害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下面我仅从人力资源部门操作实务的角度来系统阐述发展中的企业如何拥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吸引人才
首先,招聘信息的编写。它决定企业是否能够有效地吸引到目标人才的注意和关注。人力资源部门要结合其他用人部门以及管理层的人才需求进行组织编写,包括企业简介、企业文化、企业远景规划、需求岗位称谓、需求数量、岗位基本要求、岗位职责、工作地点、薪资福利等相关信息。招聘信息不能词藻华而不实,过于夸张,比如本来一个中小企业却描述成要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本来待遇一般却描述成极具诱惑力的高薪高福利等等。还有一些企业招聘信息的内容不全面,甚至描述简略粗糙,诸如企业简介了了数笔,没有什么企业发展远景描述等等。而在对招聘对象所需要的岗位基本要求以及岗位职责这方面,经常会出现两方面问题,即不是描述含糊不清就是繁杂苛求。这些都直接导致企业无法吸引到真正的潜在人才的关注,甚至不能激发他们投递简历。
其次,招聘方式的选择。企业规范的对外招聘方式不外乎人才市场、专门招聘会、报纸、网站等。区域性人才市场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招聘成本不高而且最直效,但是根据笔者多年观察,中高级专业人才去人才市场求职不占很大比例,所以一般适合招聘中低级岗位人才,尤其是驻地人才,毕竟全国性人才市场在国内还无法形成规模。企业自行组织的专门招聘会适合招揽即将毕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或者采取巡回式招聘会在全国招揽各级人才,缺点就是招聘成本很高。企业采取在当地的优势报纸刊登招聘广告,难免有地域的局限,但是可以满足即时性需求。网站是企业对外招聘最有效最通用的形式,优势在于在于信息量大而且发布便捷。除了公司自身网站外,区域性人才网站、全国性人才网站都可以采用。区域性人才网站可以满足公司所在地人才的招揽,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中高级人才的搜索范围相对狭窄。对于中高级人才的招揽,企业可以通过诸如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全国性人才网站,此外,还可以通过猎头公司等进行寻找。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根据具体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策略性组合选择。
第三,招聘信息的发布。在人才市场,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招聘信息不可能十分全面。但是可以采取喷绘或者印刷等方式来发布现场招聘信息,可以很好地体现用人企业的形象和实力。对于报纸招聘广告,我们不可能要求企业招聘的版式版面都是都非常突出醒目和标新立异,但是也要适合企业规模实力以及企业文化特色。比如,有一些企业其实在行业内比较有名,发展前景也很不错,可是招聘信息发布却在报纸的不太起眼的版面,而且过于袖珍,结果根本无法吸引到更多的目标人才。企业采取网站对外发布招聘信息,就需要对潜在人才传递出丰富的信息量,尤其在展示企业实力和发展前景方面,千万不要想当然以为别人都了解自己的企业。此外,非常必要的就是标明招聘有效时间,避免其他潜在人才不必要投递。
甄选人才
首先,人才简历的筛选。面对大量人才应聘简历的涌来,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和其他用人部门分工明确、集中时间、集中人力进行简历的评估和筛选,而且对于简历的筛选要有一定标准和依据。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查看应聘简历以及任职资格的有效性,而具体用人部门甄别应聘人才的资历和素质的附和性。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工作缺乏效率、办事拖沓散漫造成很多真正的人才望而却步,甚至抱憾而去。比如,应聘人才简历发出半个月才给予回复,可是他们早已有所归属。还有一些人力资源部门女性职员仅凭感性认识,将那些自己看不顺眼的简历给予淘汰。这些都会给企业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浪费,是值得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重视的。所以,企业管理者需要参与简历筛选过程,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将初步筛选的电子简历打印出来以供抽查审阅,甚至可以将关键岗位的人才简历全部审察。
其次,人才面试的安排。除了书面简历的初步筛选外,面对面的沟通审察是非常必要的。对意向人才发送电话、短信或者E-mail等形式的面试通知要及时到位,一般不要超过简历发送后的3~4天为宜。除了人力资源部门和具体用人部门甚至公司管理者联合面试,还可以进行笔试或者其他职业素质类测评。后者更多是为了弥补由于主观面试时对人才认识不到位而造成错位评估。一些企业经常在面试过程中草草而过,后期却发现人才并非真才实料,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在面试环节把控人才的输入。所以,多方位的测评对于锁定企业需要的真正人才很有帮助。
第三,筛选人才的原则。无论面试复试方式如何,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选人原则,即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才是企业真正最需要的人才,而不是最优秀的人才。有些企业在面试过程中过分强调任职资格或者资历,忽略人才内在发展潜质,这样很容易失去一个优秀的人才。有一个现实成功案例:深圳鹏城海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招聘业务人员。当时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过程中主要看个人发展潜质,结果一个当初学历并不是很高,也没有任何行业从业经验的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公司业绩最突出,客户质量最好,并且成为第一个出国到美国、加拿大等开发FOB客户的员工。这位人才不仅为自己也为公司带来持续不断的经济效益,成为公司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