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B卷参考答案
一、
1.由背景资料给出的各评价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关系:F1>F2=F3>F5=F4,根据0~4评分法标准,各指标的打分和权重计算结果见表2-4。
按照评标规定应选择B、D为拟定中标人。
3.根据背景材料计算B与D原计划需支付费用。
投标人B:基础工程每月20万元,主体工程每月50万元,装修工程每月171.5万元。
投标人D:基础工程每月41.18万元,主体工程每月50万元,装修工程每月210万元。
PVB=20×(F/A,6%,16)·(F/P,6%,24)+50×(F/A,6%,18)·(F/P,6%,6)+171.5×(F/A,6%,6)=20×25.671×4.0488+50×30.904×1.4185+171.5×6.9751=5466.94(万元)
PVD=41.18×(F/A,6%,17)·(F/P,6%,25)+50×(F/A,6%,20)·(F/P,6%,5)+210×(F/A,6%,5)=41.18×28.212×4.2917+50×36.784×1.3382+210×5.6371=5723.74(万元)
表2-4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表
∵
5.由于D单位计划工期为42个月超过了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为40个月的限额,故为无效标。 A单位报价=2800-(40-38)×25=2750(万元) B单位报价=2649-(40-40)×25=2649(万元) C单位报价=2735-(40-36)×25=2635(万元) 经计算,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采用最低标价法评标时可确定C为中标人。 二、 1.A公司的做法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 A公司的行为属于非法转包行为,这是《招标投标法》中禁止的行为。 2.事件二中B公司向A公司提出的索赔不正确。 正确做法:B公司就因A公司的拖延造成其开工推迟的工期和费用损失,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3.事件三中C公司向建设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合理的。 理由: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建设单位应协调现场其他施工单位为承包单位创造可利用条件。 4.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违法分包行为主要有: (1)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 (2)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 (3)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 (4)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三、 1.施工单位在砖进场前未向监理申报的做法是错误的。 正确做法:施工单位运进砖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工程材料报审表》,同时附有砖的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按规定要求进行送检的检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 2.施工单位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1)开工前检查; (2)工序交接检查; (3)隐蔽工程检查;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 (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6)成品保护检查。 3.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对材料的选择应该这样做才能保证质量: (1)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2)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3)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损失;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5)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6)加强现场材料管理。 4.对该起质量事故该市双源监理公司应承担责任。 原因是:监理单位接受了建设单位委托,并收取了监理费用,具备了承担责任的条件,而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未能发现钢盘位置反向,构件厚度不严等质量问题,因此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5.政府质量监督的职能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监督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设计勘察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的质量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的规定;二是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专业设备安装等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