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要素和基本方法
进入经济师题库章节练习在线测试配套习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 开始练习
(一)会计核算的要素
会计核算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基本的、主要的组成
部分。这种分类,不仅有利于依据各个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制定与之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标准和方法,而且可以为合理建立会计科目体系提供根据和基本框架。
(二)金融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金融企业会汁核算方法是根据会计的基本方法,结合金融企业业务活动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要求,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核算对象,完成会计核算任务的手段。金融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由基本核算方法和业务处理方法构成。基本核算方法是业务处理的一般方法,是各项业务处理手续所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定和要求,由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记账方法、会计账簿、账务组织以及会计报告组成;业务处理方法是基本核算方法的具体运用。
1.会计科目
2.会计凭证银行会计凭证是银行各项业务和财务活动原始记录的规格化文件,是办理收、付和记账的依据,是核对账务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据。
(1)会计凭证的分类。(2)会计凭证的要素。(3)会计凭证的处理。
3.记账方法与账务组织
(1)记账方法的概念和种类。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记账原理和规则,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通过账户来记录经济业务活动,反映资金状态的一种方法。记账方法按其登记经济业务时涉及一个还是多个账户,分为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两种。所谓复式记账,是指按资金运动的内在联系,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2)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为依据,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在账户中进行登记和反映资金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3)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1)记账符号和账户设置。2)记账规则。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4)银行账务组织及其核对。银行账务组织(银行会计核算形式)是指账簿的设置、记账程序和核对方法的有机结合。由明细核算、综合核算和账务核对三部分构成。
4.会计报表
(1)银行资产负债表。(2)银行利润表。(3)银行现金流量表。
会计核算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基本的、主要的组成
部分。这种分类,不仅有利于依据各个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制定与之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标准和方法,而且可以为合理建立会计科目体系提供根据和基本框架。
(二)金融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金融企业会汁核算方法是根据会计的基本方法,结合金融企业业务活动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要求,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核算对象,完成会计核算任务的手段。金融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由基本核算方法和业务处理方法构成。基本核算方法是业务处理的一般方法,是各项业务处理手续所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定和要求,由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记账方法、会计账簿、账务组织以及会计报告组成;业务处理方法是基本核算方法的具体运用。
1.会计科目
2.会计凭证银行会计凭证是银行各项业务和财务活动原始记录的规格化文件,是办理收、付和记账的依据,是核对账务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据。
(1)会计凭证的分类。(2)会计凭证的要素。(3)会计凭证的处理。
3.记账方法与账务组织
(1)记账方法的概念和种类。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记账原理和规则,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通过账户来记录经济业务活动,反映资金状态的一种方法。记账方法按其登记经济业务时涉及一个还是多个账户,分为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两种。所谓复式记账,是指按资金运动的内在联系,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2)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为依据,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在账户中进行登记和反映资金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3)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1)记账符号和账户设置。2)记账规则。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4)银行账务组织及其核对。银行账务组织(银行会计核算形式)是指账簿的设置、记账程序和核对方法的有机结合。由明细核算、综合核算和账务核对三部分构成。
4.会计报表
(1)银行资产负债表。(2)银行利润表。(3)银行现金流量表。
进入经济师题库章节练习在线测试配套习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 开始练习
相关推荐
γרҵ | ʦ | ԭ/Żݼ | ||
---|---|---|---|---|
רҵ֪ʶʵ߶˰ࣨûͽ̲ģ | 3860 / 1980 | |||
̹רҵ֪ʶʵ߶˰ࣨûͽ̲ģ | 3860 / 1980 | |||
Դרҵ֪ʶʵ߶˰ࣨûͽ̲ģ | 3860 / 1980 | |||
˰רҵ֪ʶʵ߶˰ࣨûͽ̲ģ | 3860 / 1980 | |||
мרҵ֪ʶʵ߶˰ࣨûͽ̲ģ | 3860 / 1980 | |||
м̹רҵ֪ʶʵ߶˰ࣨûͽ̲ģ | 3860 / 1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