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6】
背景材料
本车站工程是一条高架轨道交通线路中的一条车站,车站长150m,宽20m,总高14.7m,分站厅、站台两层,工期为一年。在结构方面,本工程为站站桥合一的刚性结构体系,结构形式为框架。基础采用φ600PHC打入管桩,桩顶标高-3.200m,桩长50m,打入7①层2m,总计213根。桩基础承台为现浇混凝土,强度为C25;承台中间通过基础连系现浇混凝土梁JLL连成整体,强度为C25;承台埋深3m。上部结构框架柱为800mm×800mm,框架梁高1.65m,板厚200mm。屋顶为现浇混凝土网架,强度为C35。
本车站地段地面标高+5.25米(本地坐标系),按7级抗震设计,采用8级抗震构造措施。本车站地段①人工填土层底埋深0.6~4.5m;②层为褐黄色粘土,层底埋深2.40~6.00m,属中压缩性粘土;7①层为灰色砂质粘土,埋深38.0~57.0m。桩基持力层为7①层下2m。土方开挖层为②层。
将整个工程按伸缩缝划分为3个施工阶段。当在A处打入桩后,可进行I段土方开挖及承台施工,同时打入Ⅱ段桩。桩数共分15轴,每轴15~20根桩不等。上部结构等工程施工依次类推。
图2-2 案例7图
施工时,主要采用了如下方案和措施:
1.为了使桩间挤土紧密,增加桩与土体间的摩擦力,大桩顺序为:从四周向中心方向打;
2.施工时由于用桩量较大,经常出现预制桩供不应求的情况。为了不影响工期,只要预制桩混凝土强度达到100%,立即投入使用;
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采用履带式柴油打桩机和履带式吊机打桩,打桩的工艺流程为:桩基就位→PHC桩起吊→竖桩→插桩→打桩→接桩→打桩→送桩→桩机移位。
4.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采用的上部结构施工的顺序是:立柱钢筋绑扎→立柱模板架设→立柱混凝土浇筑→梁、顶板模板架设→梁、顶板混凝土浇筑;
5.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立柱、梁混凝土采用整体浇筑方法,以保证整体美观和强度。
问题:
1.本车站使用功能如何划分比较合理?
2.结合本车站工程的特点,施工阶段主要施工流程是什么?
3.打桩工艺流程是否全面?
4.结合本车站工程的特点,本工程打桩顺序是否合理。
5.本工程施工预制桩的做法是否正确?
6.结合本车站工程的特点,简述打桩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
7.上部结构施工的顺序是否全面?
8.立柱、梁混凝土浇筑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9.结合本车站工程的特点,描述管线和邻近建筑物保护措施。
【案例26】 来源:www.examda.com
1.由于本车站为高架轨道交通线路中的一个车站,车站分站厅、站台两层,因此在使用功能上应这样划分:
(1)下部站厅层为售票、办公、管理、生活用房;上部站台为候车大厅;
(2)站厅和站台用多部自动扶梯(旅客用)、楼梯(工作人员用)和垂直电梯(残疾人用)连接;
(3)主要出入口可设4个。
2.施工阶段主要施工流程是:施工准备→桩基施工→承台施工→上部结构施工→装饰和安装工程施工→清理、结尾。
3.不全面。还缺两个重要步骤:插桩→校正;打桩→观测记录→接桩。
4.不合理。本车站工程的特点和工程情况,桩总数为213根,桩长50m,分3个阶段打桩。打桩顺序为:从轴⑴开始,一直到轴⒂,分3个阶段逐步沉桩。而不应采用“从四周向中心方向打”这一群桩施工技术。
图2-3 案例7答案图
5.不正确。预制桩应采用混凝土强度和龄期双控的方法。只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要求、龄期满28天的预制桩才可使用。
6.打桩要求如下:
(1)打桩前核查地下管线的位置,开挖防震沟;
(2)打入前,在桩的侧面画上标尺,打桩过程做好纪录;
(3)吊桩前先根据桩长设计吊点位置,吊运桩必须平稳;
(4)插桩后应校正桩位,若偏差较大,应提起重插。桩插好后小心安放桩垂,使桩均匀缓慢下沉入土,并检查桩的垂直度。打桩开始时,落锤的高度应不超过0.5m,依据桩的沉入情况逐步加大打击力;
(5)打桩过程中严格控制桩的垂直度,采用两台经纬仪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作垂直观测,确保垂直度。并用一台水准仪控制桩顶标高;
(6)接桩时,上下基桩顶面对齐,桩中心线垂直对齐。接桩要求焊接,要求3人同时焊接3遍,以保证焊接对称、饱满;
(7)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贯入度控制标准在试打后由设计确定。当贯入度达到设计要求,而桩尖标高未达到时,必须继续锤击3阵,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规定的标准,确认达到设计要求;
(8)打桩完成后,所有桩要做100%小应变动测,并向设计单位提供实测桩位图,经审核确认。
打桩时出现下列情况,应停止打桩,并及时同设计、监理单位联系解决问题:
(1)贯入度剧变;
(2)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
(3)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
7.不正确,还少两个步骤:立柱混凝土浇筑→排架支撑搭设;梁、顶板模板→梁、顶板钢筋绑扎
8.不正确。由于立柱高度较高,梁、柱节点钢筋较密集,为了降低大块混凝土水化热,混凝土应分块浇筑。
9.管线和邻近建筑物保护措施:
(1)在施工前办理好三卡:管线监护申请卡、地下管线监护交底卡及管线配合联系单。公用管线附近采用人工挖土而不得采用机械挖土;
(2)打桩前,应在打桩区域开挖样沟,识别出地下管线,之后方可打桩,临近建筑物的保护采取打桩开挖防振沟的方法进行保护;
(3)确保管线位置距打桩位置不少于15m。基础施工阶段地下管线保护方案:①打桩阶段。在沿管线靠打桩区域一侧5m处,开挖一条宽1.5m,深3m的防振沟,超过管线底标高,两侧用木板支撑,保护管线。沟底铺道渣,设集水井、水泵抽水,保持沟底不得积水;②土方开挖阶段。挖土、土方运输线路布置,不能设在管线上面,一面压到管线;
(4)管线观测。开挖样沟,对管线进行观测,直至基础土方回填为止。控制施工工期沉降量不超过1cm,每日沉降量不超过3cm。若超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