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0】
背景材料:
对某拟建城市道路工程,在施工前对土质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塑性指数为18,属于黏性土质,因此采用石灰稳定土基层。在施工时采取以下措施:
(1)决定在秋季施工
(2)采用Ⅱ级以上的钙质或镁质生、消石灰。
(3)使拌和均匀,在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时碾压。
(4)应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先轻型后重型。压后发现不平,因此采用薄层贴补的方法找平。
(5)对石灰土进行湿养,养生期为5d。
问题:
1.该案例中的哪些做法需要改进? 来源:www.examda.com
2.为保证石灰稳定土基层的施工质量,还应注意什么?
【案例30】
1.正确做法为:塑性指数为15~20的黏性土宜用石灰稳定。应在春末和夏季施工。应采用Ⅲ级以上的钙质或镁质生、消石灰。应在等于或略小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以满足压实度要求。应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先轻型后重型,严禁采用薄层贴补的方法找平。石灰土应湿养,养生期不宜少于7d。
2.还应注意: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地面一致;用做基层时,土颗粒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细粒土不大于15mm);城市道路石灰上基层R7强度要求≥0.8Mpa;特殊情况下,有覆盖措施的石灰土层上,应限制车速不超过30Km/h。城市道路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砂砾基层拌成的混和料堆放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案例31】
背景材料
某立交桥地处闹市中心,市政环境异常复杂,地下管线纵横交错、旧房拆迁基础清理不彻底、车辆、行人川流不息。立交工程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情况如下:表层为填土层,以杂填土为主,含碎石、煤渣等;第二层上层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土质较好,但厚度薄;第二层下层为灰黄色粉质粘土,为高压缩性土;第三层为灰黄淤泥质粉质粘土,土质极不均匀。
本工程施工总体部署情况为:该立交桥共分四层,立交桥以X0中心塔柱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形成全定向的交通运行系统。中心塔柱X0在设计上有特殊要求。首先,几个方向上的牛腿T墩处的箱梁在左右方向上要求同时受力保持平衡,也就是要求对左右方向的两跨箱梁要同时落架;其次,第四层匝道上的施工荷载不能传递到第三层匝道上,只能传递到第二层匝道上。施工共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施工第二层上的两跨高架箱梁,以及两头盖梁的上半部分;第二阶段:施工第四层匝道上X0主墩处的四跨箱梁,以及第三层匝道可施工的几跨;第三阶段:施工第三层匝道上X0主墩处的四跨匝道箱梁,以及第四层匝道可施工的几跨箱梁;第四阶段:施工第四层匝道上的合拢跨以及部分剩余四层匝道上的箱梁。
1.该工程由A、B两个施工队组织施工,由分公司的项目经理部负责管理。由于两个施工队的劳动力不足,考虑再进一些分包队伍,以确保高峰期劳动力总投入在600人左右;
2.本项目施工总工期为16个月,自本年2月起开始动工;
3.分包队伍C在对其承包的立柱X101进行施工时,正逢冬季,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1)采用热水拌和混凝土;
(2)增加水泥用量以提高和易性;
(3)使用52.5级硅酸盐水泥。结果施工完成后立柱X101质量不合格;
4.施工队A施工第四层匝道上X0主墩处的四跨箱梁时,发现按设计施工无法进行,于是施工队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该段设计进行修改,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施工队按此方案施工,顺利完成任务。
问题:
1.本工程实施的工程项目主要有哪些?简述其施工工艺。
2.本工程的质量关键点控制有哪些?
3.简要描述冬季施工所应采取的措施。
4.简要描述雨季混凝土施工所应采取的措施。
5.本项目由于工期紧迫,施工队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经过项目经理签批后开始准备施工,这样作是否正确?
6.项目经理部如何对分包队伍进行管理?
7.请说明分包队伍C主要质量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分包队伍C采取技术方案的合理性。
8.请对施工队A的作法进行评估。
【案例31】
1.本工程实施的主要施工项目有:
(1)桩基施工。由于本立交桥结构复杂,桩基应采用多种形式,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钻孔灌注桩及钢管桩均可采用。其中,X0主墩可用钢管桩作为基础,其他部位可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钻孔灌注桩等作为基础;
(2)承台施工。其工艺为:修建施工便道→开挖线放样→基坑开挖→混凝土管桩浇筑混凝土→素混凝土垫层→轴线放样→扎筋→立模→浇筑混凝土→养护→回填;
(3)立柱施工。本立交桥结构复杂,立柱种类较多,如主桥立柱、X0主墩立柱、T墩立柱、匝道立柱等。立柱的工艺流程为:搭脚手架→轴线放样→扎筋→立模(拼缝处理)→矫正、固定→接硬管固定泵→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立柱施工时高架工程的重点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对整个工程的评价;
(4)盖梁、牛腿施工。工艺为:架设排架→立底模→立柱顶部混凝土面凿毛→清理、帮扎钢筋→安放波纹管及锚板→立侧模→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张拉预应力、压浆→落架;
(5)箱梁施工。工艺为:路基处理→搭设支架→铺底模板、调整标高→绑扎非预应力钢筋→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制作箱梁内立模→第二次浇筑混凝土→保湿养护→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拆模落架;
(6)放撞墙施工。可采用预制和现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
2.本工程的质量关键点控制有:
(1)桩基顶部与轴线垂直度。首先桩冒加工要符合精度要求,采用直角钢尺检查桩帽表面与模板之间的垂直度,然后对其固定;
(2)立柱的接缝和光滑度。立柱主要是模板的接缝和光滑度存在质量缺陷。为此,在立柱与承台的接触面用高强度水泥沙浆嵌平,以防漏浆而出现麻面;
(3)桥面、铺装层平整度。该平整度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在施工桥面铺装层前测量复核要仔细、控制点布置要精密准确;
(4)预应力孔道压浆的密实度。为了保证孔道内的浆液饱满,透气孔要设在孔道的最高点,出浆口在压浆时冒出浓浆液后才能封堵;
(5)防冲撞墙线型和顺性和表面密实度。对于弯道部分的防冲撞墙,模板立好后要进行标高全面测量。由于预应力张拉起拱的原因,完全按照设计标高的话可能会出现折角,需与监理、设计商量对某些标高进行调整。
3.冬季施工所应采取的措施。本工程根据安排,要经历两个冬季。
(1)对在其他季节自拌部分的混凝土,在冬季采用商品混凝土代替现场搅拌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质量;
(2)适量减少水灰比,增加混凝土搅拌时间;
(3)要缩短工序间隔,并在模板边预设测温孔,随时测定内温;准备好足够的覆盖物,浇筑完成及时覆盖;
(4)混凝土表面应及时清扫积雪,防止积雪冻融时吸取混凝土中热量而使混凝土产生脱皮现象。
4.雨季混凝土所应采取的措施:
(1)混凝土在雨季施工时应对堆料场作好排水工作,不使原材料中冲入泥浆。否则,要加以冲洗、过筛;
(2)混凝土在拌和时随时测定砂、石料含水量,及时调整水灰比,确保混凝土质量;
(3)不要在中、大雨天浇筑混凝土。若要在小雨天浇筑,则要准备好防雨设施和覆盖用油布;
(4)刚浇好的混凝土若遇雨,不宜用草包直接覆盖,采取下面用薄膜,上面在盖草袋,否则草包受雨淋后污染混凝土表面,影响混凝土色泽;
(5)雨季混凝土施工要使浇筑、振捣各工序间隔要缩短,中间遇雨就盖上篷布继续施工,尽量坚持完成,绝对杜绝纵、竖向施工缝。
5.这样作不正确,需要项目经理部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和部门审批,才能生效。
6.项目经理部必须指导和监督分包队伍,项目经理部对分包队伍的施工技术指导,包括图纸交底、关键工序的技术交底;为分包队伍提供与本工程有关的技术标准,施工技术规程以及有关的验收标准等;对分包队伍上报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供分包队伍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及时按照工程进度向分包队伍提供工程款,并按月进行工程结算;对分包队伍完成的各个施工工序,必须及时认真地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请施工监理进行检查验收;及时协调好各施工段(分包队伍)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施工段的施工进度,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7.主要质量问题是:立柱X101出现许多裂缝。由于本桥工程规模大,其立柱体积也必然庞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的水化热,致使混凝土体内产生很高的温度,但又不易散发,导致混凝土体内部与表面产生很大的温差。当温差超过一定界限时,会使混凝土体产生裂缝,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影响结构的质量。
技术方案的合理性评估为:
(1)采用热水拌和混凝土不正确。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因自身水化热足以保证混凝土不受冻害;
(2)增加水泥用量以提高和易性不正确。因为增加水泥用量会导致水化热更高,对大体积混凝土完全不合适。提高和易性应采用其他方法才行;
(3)使用52.5级硅酸盐水泥不正确。因为52.5级硅酸盐水泥是累计最终放热量高的水泥,会大大增加水化热。应使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如大坝、矿渣、粉煤灰水泥等。
8.该做法完成错误。对于施工过程中因施工难度大、难以实施的项目,在有可以替代的情况下应上报设计单位认可,并出具“设计变更单”。在施工中发现设计与现场不符合的地方,应立即通过监理工程师提请设计。各类设计变更都要进行备案,并发放到所有设计图纸持有人手中,并在原图纸上修改正确,标明变更日期及变更单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