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公路工程学习笔记

2013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重点讲解

来源:233网校 2013年4月11日
四、隧道工程
1、围堰分级主要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岩体的完整程度。
2、公路隧道的结构主要由:洞身衬砌、洞门构造物组成。
3、洞门构造中: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5米;洞门墙应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和泄水孔。
4、明洞分为:拱式明洞(路栈对称型、路栈偏压型、半路栈偏压型、半路栈单压型)和棚室明洞(墙式、钢架式、柱式)。
5、洞身类型:曲墙式、直墙式、连拱式。
6、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超前钻孔法、地质雷达法、TSP、TGP、TRT法。常用TSP、TGP法(包括仪器主机、配件、处理软件。主要利用地震波反射回波方法测量)。
7、隧道测量的精度以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
8、洞内测量中,无闭合条件的单导线,应进行两组独立观测,互相校核。
9、特长隧道、长隧道适于用激光设备导向。
10、洞内施工在导坑内部、边墙施工地段宜每100m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
11、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两侧信息、确定修正设计参数。
12、隧道现场检测项目及量测方法:(1)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观察、地质罗盘);(2)周边位移(各类型收敛计);(3)拱顶下沉(水平仪、水准尺、钢尺、测杆);(4)锚杆轴力及抗拔力(电测锚杆、锚杆测力计、拉拔器)等。
13、隧道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1)绘制时态和空间曲线图;(2)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规律;(3)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表明围岩和支护不稳定,应监测围岩,加强支护或停止开挖。
14、二次衬砌作业的施工条件:(1)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2)各项位移已达位移总量的80%-90%;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率小于规定值。
15、隧道主要施工方法:新奥法、传统矿山法、盾构法、明挖法
16、新奥法施工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主要支护手段。(新奥法施工工序)
17、传统矿山法是采用钻爆法和钢木构件支撑的施工方法。
18、盾构法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区修建隧道的一种机械。一次掘进相当于装配式衬砌一环的宽度。
19、隧道开挖的主要方法是:钻爆开挖。
20、掘进工作面的炮眼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光面爆破是按爆破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顺序进行;欲裂爆破是按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的顺序进行。在减轻对围岩的扰动程度上,欲裂爆破比光面爆破效果好。
21、当遇到软弱破碎围岩时,其支护能力较弱,经常采用的预支护措施:超前锚杆、插板、小钢管、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开挖工作面和围岩预注浆等。
22、超前锚杆适用于地下水较少的软弱破碎围岩的隧道工程,采用中小型机械施工,采用早强砂浆锚杆和不小于Ф22的螺纹钢筋。
23、管棚施工主要适用于围岩压力来得快、来得大,用于对围岩变形及地表下沉有较严格限制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
24、初期支护包括:喷射混凝土(干喷C20、潮喷C20、湿喷C30-35、混合喷C30-35)、锚杆(全长粘结型、端头锚固型、摩擦型、预应力型)、钢支撑(钢拱架、格栅架)、锚喷支付等。
25、衬砌施工顺序:由下到上、先墙后拱的顺序连续浇筑。纵向分段进行,长度约8-12m。全断面开挖或大断面开挖的隧道衬砌施工应尽量使用金属模板车灌注混凝土整体衬砌。
26、隧道洞内顺坡排水,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衬砌压浆防水是强度应达到70%方可压浆,且每隔20m左右用1m厚的浆砌片石。
27、洞内排水每隔20m左右用1m厚的浆砌片石或混凝土做阻浆隔墙,分段进行压浆。压浆顺序由下至上,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或多水处,从下坡向上坡,从两端洞口向洞身中间压浆。
28、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工前进行。二次衬砌前应检查防水层质量,填写质量检查记录。
29、洞口施工开挖进洞时,宜用钢支撑紧贴洞口开挖面进行支护,围岩差使可用管棚支护,支撑作业应紧跟开挖作业。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连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
30、明洞施工中:边坡稳定,先墙后拱;边坡差拱脚承载力好,先拱后墙;半路栈明洞,墙拱交替法。先外墙边墙、拱圈、内墙边墙。
31、浅埋段工程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坑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完整可采用多台阶开挖法。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32、五级以下围岩,应尽快作衬砌,防止围岩出现松动。
33、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洞跨的1倍。
34、机械通风必须具有通风机和风道。通风方式包括:风管式通风、巷道式通风、风墙式通风。
35、隧道照明,成洞段和不作业段可用220v,瓦斯地段不超过110v,一般作业不超过36v,手提作业为12-24v。
36、处理涌水方法:超前钻孔、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
37、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1)不良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隧道穿越断层或破碎带;穿越底层覆盖过薄地段;水是造成塌方的重要原因之一;(2)隧道设计考虑不周:选隧道时地质调查不详,未查明可能塌方的因素;缺乏隧道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引起施工方案失误。(3)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施工方法和地质条件不适应;喷锚支护不及时;没按规定测量或信息反应不及时;爆破药量过多造成坍塌;危石检查不重视引起岩层坍塌。
38、预防塌方的方法"先排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量测"。
39、隧道塌方预测方法:观察法、一般量测法、微地震学测量法和声学测量法。
40、隧道小塌方处理措施:加固塌体两端洞身,抓紧喷射混凝土或采用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清渣。也可设临时支架,稳定顶部,清渣。临时支架达到强度后拆除。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