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安全管理
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通过明确各项目建设安全目标,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参建各方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实现闭环管理。公司注重了安全措施的投入,注重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使公司安、环、建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至今,公司各工程项目均实现人身死亡和重大事故“零事故”目标。
3.4 进度控制
公司对进度控制实行系统管理,采用先进的工程软件仔细安排网络进度计划,以工程总进度计划为主线,统筹安排各单项工程,协调好资源配置,处理好各标段施工干扰,对关键线路上的实行周、日进度检查考核,制定了控制性节点工期考核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工程建设各方生产积极性,每个工程均较计划工期有不同程度提前。
3.5 投资控制
合同管理、投资控制要求严格、准确、高效。每一个工程都涉及到成百上千的合同,公司建立了一整套严谨的管理制度,采用分级管理,并有效的利用工程管理系统,使每一个合同从招投标、合同签订、合同执行、变更、索赔、支付到决算的申报、审核、批准等诸环节,均按管理要求由被授权人完成,有效的控制了工程投资。公司通过“设计、施工、管理、筹资”四个优化,使工程投资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公司水电工程的平均造价可控制在5200元/千瓦时以内,极大地增强了电站投产后的市场竞争力。
4、移民安置
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移民的切身利益,具有涉及面广、关系复杂、影响因素多的特点。移民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库区社会的稳定,也直接关系到电站工程能否顺利建设和水电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公司高度重视移民工作,把妥善安置移民作为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以对移民负责的态度,主动配合地方各级政府做好移民工作,认真落实和及时拨付补偿资金,绝不以牺牲移民利益为代价来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按照国家“政府负责、投资包干、业主参与、移民监理”的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积极配合电站设计单位和地方政府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和补偿投资概算,对移民的损失(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社会关系重建的成本等)进行科学的判断,合理计算移民补偿投资;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尽可能调动和发挥地方政府和移民群众的积极性,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创造水电工程良好的建设环境。
公司在建设的几个水电站,搬迁移民共达67673人,在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各级地方政府及移民部门积极努力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比较顺利,保证了各电站按计划正常施工。
5、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措施
水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一方面水电工程建设带动繁荣了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水电工程的建设也不可避免的要对当地自然环境有所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过程的弃碴、弃水等在施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及水库形成后由于水流流态的改变一定时期内对水生生物的造成影响等。
公司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坚决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在工程设计阶段均按照规范要求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并通过有关主管单位的审查,准予实施,做到了环保、水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各工程在组织施工的过程中,认真落实环保、水保政策,严格按照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提出的方案和措施组织实施,一边组织工程施工,一边实施绿化环保,做到了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已经竣工的单项工程,与其对应的环保设施都投入使用,整个工程已竣工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也同时投入使用。达到了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要求。
针对乌江流域坡地多、坡长大,降雨集中、强度大,降雨时地表径流汇流时间短,流速快,以及流域内土质多样,土层浅薄,涵养水分能力差的特点,公司在库区流域开展“长治工程”、“长防林建设”等,加大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坡改梯、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保证了水土保持。同时,公司按照“建好一座电站,留下一个风景”的目标,积极开展已建电站施工区域植被恢复,电站厂区和坝区绿化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经济社会效益和对环境的改善
目前,公司已建电站有乌江渡、东风水电站,洪家渡电站首台机组已投入运行,对保障贵州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对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6.1 发电经济和社会效益
乌江渡、东风电站分别于1982年和1996年建成投产发电,截止2003年底已分别累计完成发电量610亿千瓦时和150亿千瓦时,公司总资产已达101亿元。改制5年来,共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18亿元,实现利润11.06亿元,利税总额达18.29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平均达113%,所有者权益达25.9亿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电站周边地区和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同时为国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施“西电东送”的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4月,乌江流域龙头电站洪家渡水库下闸蓄水,与乌江渡、东风水库,以及引子渡、普定、红枫水库一起初步形成了乌江流域体系梯级水库群,通过对水库群泄洪水量、水位和时间的科学调度和有效控制,更加有效的利用水资源,充分体现了流域水库群控制洪水的优势作用。
贵州乌江流域内的居民以农业经济作为主要的生活基础,在山区地带,有效耕地面积少,交通不便,农业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电站建设,除了发电带来的效益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电站所在地的交通和供电情况,对当地居民经济结构形式多样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旅游、饮食、养殖、航运迅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乌江流域梯级电站与流域内奇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宜人的气候条件,将构成贵州特有的原始、古朴、神秘的风景画卷,必将促进贵州省旅游业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库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不断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
6.2 防洪
乌江渡、东风大坝的兴建,形成梯级水库调度,对天然洪水的拦蓄和调节作用有为突出。对于洪水削峰错峰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于洪水灾害的控制更强,极大避免乌江流域洪水灾害的发生可能。如1991年,乌江渡发生了入库洪峰流量12600m3/s的稀遇洪水,通过乌江渡水库削峰错峰的调节作用,最大下泄流量控制在9570m3/s,平均削减下泄流量3460m3/s,最大削减流量6710 m3/s,将洪水灾害控制到最小限度,有效的保护了下游乌江镇、川黔公路桥和铁路桥的安全。
同时,乌江是长江南岸最大的支流,通过乌江流域水库的削峰错峰作用可以缓解长江的防洪压力。1998年,长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乌江流域通过东风水库和乌江渡水库的科学调度,在严格遵循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地将库水位拦蓄到接近正常蓄水位运行,采取削峰错峰措施有力地配合了长江中下游的抗洪抢险斗争,缓减了长江的防洪压力,减少了洪灾损失。
6.3水库诱发地震
为了监测分析水库诱发地震,公司分别在乌江渡、东风建设了地震监测台,从观测资料看(水库建成前后对比),蓄水后的地震活动年均频次较蓄水前有所提高,但年均释放能量大体处于正常波动范围,震级基本均小于ML3级(有的可能是爆破影响),水库诱发地震烈度小于基本烈度,对大坝安全威胁小。可以预测,今后地震活动仍将保持在微弱活动水平,不大可能因库水位变化而突然增加。
为了更好地作好乌江流域梯级水库群诱发地震监测工作,公司将在整个乌江流域七个梯级水库建设总共34个地震监测台的卫星通信自动监测网,更好的监测和研究乌江流域梯级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目前,一期工程包含的洪家渡、东风、索风营、乌江渡四个上游水库的16个监测网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7、结语
经过乌江水电工程的熏陶和磨炼,公司在乌江干流的水电开发中创立了建设管理的理念“四位一体”、创建了新的管理模式,在三控制中实行“四个优化”,保证了水电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坚持在水电建设中注意环境保护,坚持水电建设与环境生态建设同步,在实现水电建设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我们的工作仅仅是初步的,作为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公司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着眼于未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河流的生命,以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保护河流生命与资源开发工作结合起来,我们一定要根据不同电站带来的不同问题具体地制定每座电站建设带来的生态问题,更要站在流域开发的整体角度来考虑由此而产生的新问题。我们去努力去探索、实践和发展,促进水电建设事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把项目建设管理再向前推进一步,为“西电东送”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