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二级建造师 >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 水利水电工程辅导 > 水利水电工程学习笔记

析“死水”的成因与对策

来源:233网校 2008-05-27 08:36:00
  三是水生态修复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就是利用水中生物的食物链通道作用,将有机污染物不断地分解,来净化水体的质量。五、六十年代郊区的河道条条清澈见底,究其原因,除了当时农村的污染源比较少以外,很重要的一条,因为农药用得少,水中的生态不致遭到破坏,生物保持了多样性。那时,到处可以看到五颜六色,惹人喜爱的水草、菱、藕等水中植物;到处可以在河底摸到河蚌、黄蚬、螺丝之类的带壳动物;到处可以在河水中见到来回穿梭的鲫鱼、穿条鱼,榜皮鱼,所有河道都生机蓬勃。清洁的水体为水中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先决条件,生物的生长繁殖又进一步净化了水体,形成了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因此,要有目的地种植,放养和培养水中的植物,野生渔类和底栖生物。
  首先,要以积极的姿态,对待水生植物,特别是近几年名声浪籍的水葫芦等漂浮水生植物和蓝藻等浮游藻类。五,六十年代郊区河道、湖泊内水生植物种类很多,特别在静水条件下生长更为茂盛。其中,浮游藻类主要有蓝藻、绿藻和硅藻;在水底下生长的沉水植物有竹叶眼子莲、龙须眼子莲、苦草、黑藻、金鱼藻、穗花狐尾藻、大茨藻和小茨藻等多种水草;在水面上繁殖的漂浮植物有水葫芦、水狐狸、萍、满江红、水鳖、紫背萍、凤眼莲等;根、茎、叶分别在水下和水面的浮叶植物有藕莲、睡莲、红菱、野莼菜等。根据华师大调查,仅淀山湖区域水生维管束植物种类就有17种23属26件。这些水生植物,都有较强的过滤和吸收,吸附污染物,悬浮物的作用,同时还是水中生物栖息、繁殖的场所,能够提供各类水生动物的食物。水中植物的多样性,不仅发挥了很强的水质净化作用,而且还为水中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必备条件,更为水边环境增添了自然风光。先期建设好的外环绿带中的许多水面和一部分农村河道,正是因为有了丰富多样的水边植物和水生植物,才保持和创造了洁净的水质及一派江南水乡的自然风貌。当前,要挖掘水中植物资源,并有目的地种植和利用这些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作用,特别是在封闭的水系中,更要创造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对水葫芦等水中飘浮植物和蓝藻等浮游藻类也要正确对待,扬其所长,避其之短。对水葫芦等水中飘浮植物,可用绳子,毛竹等把它圈围起来,既发挥它降解污染物、吸收重金属和点缀环境的长处,又克服了它疯狂生长,到处漂浮的短处。蓝藻等浮游藻类是湖泊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为生物多样化提供次级生物天然饵料;但也要看到浮游藻类过度的生长繁殖和湖泊富营养化是一致的,因此要用调水、控污、调整生物密度等多种手段,来有效控制水的营养化程度。
  其次,要充分重视水生动物在水体中的净化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展人工放养,特别是在封闭和半封闭的水体中更应如此。五,六十年代,上海河道,湖泊中水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浮游动物主要由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挠足类等四大类;底栖动物主要有日本沼虾、河虾、青虾、白虾、中华绒螯蟹;贝类资源色括:河蚌、螺丝、黄蚬、黑蚬、田螺、短钩蜷、摇蚊幼虫、沙蚕、豆螺、水蚯蚓等;鱼类主要有刀鲚鱼、银鱼、鲤鱼、鲫鱼、青鱼、鲢鱼,鳙鱼、鳊鱼、旁皮鱼翅咀白鱼、穿条鱼等。据华师大调查,仅淀山湖区域,底栖动物就有软体动物21种,甲壳动物8种,水生昆虫2种;鱼类多达60属75种。水生动物的多样性,使它们在水中互相依存,与水生植物互相依赖,大家互相作用,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不断循环,形成了生态的平衡,同时也不断地消耗和降解着水体中的有机物质,使水体得以净化。针对目前的客观情况,简单的办法,可以在水体中因地制宜地投放一些鱼虫、红蚯蚓等水中微生物和河蚌,黄蚬、螺丝等底栖动物并促使其生长繁殖;同时,放养河鲫鱼、旁皮鱼、穿条鱼等野生鱼类,逐步地建设和修补水中生物链,形成生物的多样性,这应该是搞活水体的一项有效措施。据普陀区河道所96年以来在真如港整治中的封闭试验,效果十分明显,使这一河段成为市中心区第一条可以钓鱼的河道。
  三是生物膜除污技术。生物膜除污技术就是使用天然材料(鹅卵石头、碎石块)、合成材料(纤维)为载体,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生物膜,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通俗地理解该技术是利用以上的一些材料,放在水中用人工或者天然的方法,让其表面长出类似于青苔一类的东西,上面附着很多可以吞食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微生物。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长满青苔的砖头、石块,水桥和驳岸,它们实际上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净化水质作用,其原理应该是相同的。日本在一些河道中采用了这种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不妨可以一试,一方面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防止河岸冲刷的作用。
  最后,提供一个利用地下潜层水资源进行水体交换的方法。苏州园林名扬四海,其中基本封闭的小水系内小桥流水、楼台亭阁的水边环境往往脍炙人口。据专家介绍,在苏州园林的小水系中,水底都挖有若干口土水井,使地面水体得以与地下水进行潜移默化的交换,实现了封闭水体看不见的流动,因而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水质的稳定。上海潜层水资源丰沛,有7.42亿立方米之多,且与地面水交换频繁,补充量大。随着农村自来水化的实现,上海潜层水资源利用的潜力很大,而且挖井的技术简单,成本很低,这无疑是解决独立水系进行水体交换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我们在截污治污,整治河道,开发和建设水环境时,认识上不能进入误区,要坚定不移地开发和建设更多,更大的水环境;行动上不能消极等待,期盼着种类繁多的浮游动物自己繁殖出来,底栖动物自己生出来,鱼类自己游过来,多样性自动实现,生态自动得到恢复。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水生态的修复工作。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和总结,所谓的“死水”一定能变成活水。
相关阅读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