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二级建造师 >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 水利水电工程辅导 > 水利水电工程学习笔记

建设节水型社会首先要转变价值观念

来源:233网校 2008-06-18 08:33:00

    水资源需求管理由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经济机制、技术体系等要素构成。其总体目标是提出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机制、全社会共同参与三位一体的水资源需求管理模式。依据这一模式,在生产力布局层次限制大耗水产业发展,在区域层次进行节水型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部门层次促进用水效率提高,从水资源需求端调整探索区域的内涵型发展模式。对进行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宏观政策环境、运行机制建设、实施操作步骤、技术支撑体系、社会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并进行试点。考虑到已有研究成果,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围绕以下三个目标进行。

    1 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已列入国家重要议事日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对现有《水法》的修改列入立法计划;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水利');">水利产业政策》,对水利投入和价格机制改革以及水利产业化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水利部是主管水行政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并规定将过去由其他政府部门分别承担的地下水管理职能划归水利部,由水利部统一管理水资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并同时加强了对江河湖库水质和排污总量的监督性保护职责。

    宏观环境对水法制、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对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认识的提高,均为实施水资源需求管理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我国水行政管理体制向“一龙治水”方向的不断改革,使得政府对农村与城市、地表与地下、水量与水质、流域与区域的水资源宏观调控能力加强,为实施水资源需求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为探索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基本运行机制指明了方向。水资源需求管理中政府、企业和公众这三大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是基础,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市场失效的补充,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是保持良性运行机制的关键。通过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立法,将需水管理的经济机制、运行机制和信息管理纳入法制性轨道,是需水管理成败的关键。

    目前中国正处于推进水资源需求管理的起步阶段,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亟待加强。要进一步理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行政区水资源管理的关系,水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在推进需求管理的有关立法中,要进一步理顺水资源权属统一管理与开发利用产业管理的关系,流域管理与行政区管理的关系。要建立以水资源所有权管理为中心的分级管理、监督到位、关系协调、运行有效的管理体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全过程进行动态调控和统一管理。

    2 建立有效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体系

    有效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体系,是政府进行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基本手段和科学基础。这一体系的技术支持应该包括以下7个方面;

    2.1 规划环节

    《水法》及国务院《水利产业政策》已经明确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必须要有防洪、供水和水资源保护的专项规划和论证。试点省要提出本省不同发展阶段的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建立规划执行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制度,制定相应技术规程。在这一有约束力的可操作制度下,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和限制大耗水行业过度发展。

    2.2 评价制度

    通过水资源公报、水资源管理年报、水环境公报、泥沙公报、取水许可年审等手段,对管理分区进行水资源一开发利用一生态环境三位一体的综合动态评价。评价的重点是区域水资源一水环境承载能力和分行业用水一排污状况。以评价结果作为总量控制方案的滚动编制基础。

    2.3 水资源使用权区域分配方法与制度

    水资源使用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客水、外调水的一次资源量,以及与取用水相联系的水资源容量。需要研究水资源使用权分配和水环境容量分配的原则与方法,并建立以水资源使用权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基础的径流调蓄和水量分配制度。

相关阅读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