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沟和文化反哺理论
在今天社会中很多家长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正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他们给孩子提供优越的衣食住行条件,让孩子吃饱穿暖,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以为这就是父母角色意味的全部。然而,两代人之间却很少就彼此的想法进行沟通,不是他们不想沟通,而是因为双方价值观念、认识、行为方法的差异,以及父母高高在上的态度,这一切使得双方的沟通根本无法顺利进行。代与代之间好像横跨着一道巨大的鸿沟,并且这道鸿沟似乎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这条鸿沟有一个十分贴切的名称——代沟。代沟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急剧变化的时代,抑或在文化变迁缓慢的社会里,无不存在着年轻一代与年老一代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情感倾向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立、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代沟的存在,才构成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只要存在着社会文化不断变迁的背景之中的社会化过程,代沟就难以避免。
美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对代沟问题进行过深入持久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她看来,所谓代沟,指的是两代人在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两代人成长的历史时期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生活的经验不同,社会各个方面的条件也不相同,差异的存在在所难免。因此,代沟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历史现象。真正使代沟成为问题的因素在于如何对待和消除代沟。诚如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写道:即使在不久以前,老一代仍然可以毫无愧色地训斥年轻一代:“你应该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我曾年轻过,而你却未老过。”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一代却能够理直气壮地回答:“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年轻的,而你却从未年轻过,而且永远不可能在年轻”(M·米德,1987年)。
沟通促进了解,了解消除差异。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是消除代沟的有效方法。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与他人有沟通,问题是如何沟通和沟通的结果是什么。在一个有问题的代际关系中,沟通是间接的、暧昧不清、不真实和不坦诚的。导致这种沟通模式的产生原因很多,可能是双方之间对彼此的身份存在一种定向的认识,例如认为父亲就要严厉、不苟言笑,使得父亲在同子女的沟通过程中好像戴上面具的假人,影响沟通的正常进行。也可能是双方都抱着抵御、防卫的态度,或者是双方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掩盖自己真实的想法等。而在一个和谐的代际关系中,沟通是直接的、清楚的、真实的和坦诚的。在沟通的过程中,技巧固然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隐藏在沟通方式背后的感受和意义。因此,为了增进代际间的了解,双方都必须克服障碍,真诚地交流,尽量了解对方的感受。
良好的沟通依赖于沟通方式的选择,沟通的方式会影响沟通的效果。父母对子女常用的沟通方式包括:命令、指挥、发号施令、警告、威胁、劝导、说教、批评、非难。这些沟通方式带来的实际效果是子女对父母的权威形象的抗拒和反感,难以建立亲子之间真正和谐的关系。所以,父母有必要改变他们的说话方式。譬如,耐心的听子女表达自己的看法,不随意地中断他们的说话,作一个倾听者表达自己对子女的接纳,用自由发言的方法在谈话中引进更多彼此共同关心的话题,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学会称赞,用这种有建设性的沟通增进双方的了解和共识。沟通是双方面的,在强调父母一方努力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提到子女在此过程中的参与。作为子女,应该认识到,在某些方面,父母的经验会对自己有好处,要学会从中学习,而不是盲目地拒绝。此外,要学会向父母说出自己的问题,寻求父母的支持和帮助。
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认为存在三种文化模式,分别是前喻文化,指的是晚辈向通过向前辈学习;并喻文化,指的是晚辈和前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指的是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后喻文化的发展将依赖两代人之间的持续不断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已经能够积极主动地自由行动的年轻一代,一定能够引导自己的长辈走向未来。这样,年长的一代就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我确信,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只有通过年轻一代的直接参与,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未来”(M·米德,1987年)。米德所提出的后喻文化类型,为代沟的缩减提供了一种方法。
在传统社会中,上一代人因为年龄及经验的优势,具备向下一代人传播文化和进行教化的条件,如常见的老师培养学生,家长教化子女。但是今天,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科技进步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年龄以及经验不再成为一种优势;相反,年轻人却可以凭借自身的年轻和勇于实践,在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上占尽先机,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在很多家庭中,买来的新式电器,最先灵活操作的往往是年轻的子女,比如,家长向子女求教电脑使用的方法就是一个例子。此外,年轻人更加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打破传统的束缚,而这些因素对社会的进步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如果上一代人对这些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技术没有清楚的认识,无法克服传统的认识,拒绝向青年人学习,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变会越来越大。所以,对于上一代人来说,有必要向年轻人学习,而年轻人在向上一代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向长辈传授新的文化和观念,共同促进彼此的发展。
来源:www.examda.com 米德认为,倡导后喻文化有助于缩小代沟,减少代际隔阂,她指出,后喻文化的发展将依赖于两代人之间的持续不断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已经能够积极主动地自由行动的年轻一代、一定能够引导自己的长辈走向。这样,年轻的一代就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只有通过年轻一代的直接参与,人类才能够建立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未来。这里,米德所说的“对话”,就是两代人之间的双向社会化,即除了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传递文化和实施教化外,同时下一代人反过来向上一代人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新的知识、技能、传授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代沟和双向社会化理论对于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有很大的启发。第一,作为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学生,社会工作者应承认他们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第二,从双向社会化的立场出发,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不能只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受助的客体来看待,而是要把他们视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的另外一个主体。
四、社会化理论
每一个人出生之后,经过一系列被动或主动的学习与教育的过程,才能成为社会所接受的人。这种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个人走向群体、进入社会、理解和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人了解和掌握社会的知识、技能、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一个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毫不夸张的说,社会化使人成其为真正的人。
社会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的社会化,成人通过有意识的选择与设计,将社会认可的价值、态度、角色、知识、规范等,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儿童,如学校教育。另一类是非正式的社会化,也就是非刻意的安排与训练的社会内容,如同辈群体的影响等。
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先天的因素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是后天的影响也至关重要。美国心理学家Waston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孩子,在我特殊的世界里养育他们,我可以随意训练他们,保证使他们变成你所期望的任何专家,如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甚至乞丐和小偷等。不管他们的智力、是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虽然语气有些绝对,但是由此不难发现,社会化对人的重要作用。个人正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塑造自己,了解自我,掌握自己在社会中正在和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机构。个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之中,在与家庭成员的交往中,学习到最基本的生活的知识,同他人进行交往的方法诸如此类。个人受家庭的影响极大。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最重要。父母的管教态度,人格特点都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发展。如果父母的态度是温和的,子女的人格特质就会表现出独力性强、责任感重;父母的态度是冷漠的,子女的人格特质就会表现出侵略性、缺乏自制能力;父母的态度是严厉的,子女人格特质就会倾向于服从、有礼,但是缺乏自信心、依赖性也重;父母的态度若是宽容的,子女的人格特质就会表现出负责、独立和表现欲强。这些不同的人格特质对子女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父母必须对子女采取合适的教养方法。
考试大论坛 学校是社会正式的社会化机构,它传授给学生知识,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学校是儿童离开家庭,进入社会接触到的第一个正式组织。在学校中,儿童学习到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即使在自己不愿意的情况下也必须遵守社会共同的价值、态度与行为规范。老师和同辈群体对学生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库利的镜中自我和米德的自我概念是社会化的重要理论。前者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每面镜子都映照出对方,如同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从镜子中看到自己一样。换句话说,个人在想象别人如何评判自己的时候,就好像站在镜子面前,从镜子中看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通过别人了解到自己。这面镜子主要是透过社会互动形成的。儿童会透过社会化过程,想象别人的看法,而且表现出别人对他期待的行为。后者认为,在自我概念的发展中,重要他人,也就是儿童所羡慕和模范的对象,对个人的评估最具影响力。同时,个人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从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中发现自己,也就是“概括他人”。两种理论都强调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人的看法和行为对社会化个人的重要影响。因此,在学校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当中,对于一些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能因为问题而否定学生的全部,尝试利用正向的引导帮助学生重建自我的形象,激发个人的自尊心和动力,促进问题的解决。
在将社会化理论运用到学校社会工作中时,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对个人社会化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家庭、学校、概括他人的详细资料,从中寻找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法,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所在。同时注意重整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负面因素,帮助当事人重建自我概念。
来源:考试大 五、标签理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在校青少年会因为成绩或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标记为“坏学生”、“坏孩子”。为什么要给某些人打上“标签”,作用又是什么?
“标签”的观念于1951年有勒姆尔特(E.Lemet)首先提出,1961年贝克(H.S.Becher)在《局外人》一书中加以引申阐述。标签理论从主观层面探讨个人偏差行为的形成,认为偏差不完全是个人品质所决定,而是他人应用规范及制裁于违反者的结果。偏差者是那些武断地被标定为偏差的人,而偏差行为是被加上“偏差”这顶帽子的行为。根据这个观点,如果学校老师或者学生家长随意对偶尔犯错的学生加上坏的的标(如笨蛋、问题学生、不良学生等),这样往往会成为日后促成这些学生陷入更加严重偏差行为的有力因素。当这些学生被套上坏的标签以后,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开始修正他们的自我形象,将自己归属于这些被标签的角色,导致一种“自我应验预言”的恶果。然后,更进一步用偏差行为来防卫、攻击及适应周围环境对他们初次过失行为反应所引起的问题。
显然,有时候“标签”的作用具有很大的负效应。将此理论运用于学校社会工作,有助于学校社会工作者洞察学生产生偏差行为的可能性因素,减少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时先入为主和偏见,有效地改善学生处境。考试大收集整理
预测试题、模拟试题,一网打尽>> 编辑推荐:
社会工作实例:单亲母亲家庭服务 社会工作者:学校社会工作的要点 社会工作者:学校社会工作的意义 点击进入社会工作者网校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