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预估是一个认识服务对象情况的过程,目的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因此,预估的最终目的是要对正确的计划作出贡献。
2.【答案】D
【解析】过程评估是对整个介人过程的监测评估,包括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中的评估。它对工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阶段分别作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的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过程评估提供有关服务过程的各种信息,包括工作目标、介入过程、介入行动和介入影响。
3.【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者分析服务对象资料时,采取多层次介入策略原则是指包括直接提供物质资源给服务对象,以帮助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通过辅导改变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及应对问题的技巧。
4.【答案】A
【解析】社会工作研究是社会工作及其他领域的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使用社会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料,以协助达成社会工作目标的工作方法。
5.【答案】A
【解析】心理分析理论对儿童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开展儿童社会工作应该考虑或重视将儿童当前的状况与过去的成长经历密切地联系起来。
6.【答案】C
【解析】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差,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要特别注意保护儿童。本案例中,小军手臂及面部有多处淤青,并且步态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首先辨别小军是否有受到虐待的危险,以保护小军。
7.【答案】A
【解析】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包括:①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②社会福利机构;③社区;④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
8.【答案】c
【解析】儿童在家庭或者机构中生活,除了摄入营养使身体成长以外,还需要爱,以使他们的情感也能够获得发展,使他们在成年进入社会以后,能够与其他社会成员正常相处。但在实际中,儿童获得的爱会被各种因素所削弱和剥夺。儿童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具体实务中,有一部分就是要重构对儿童爱的供给,或者是帮助儿童建立起爱的代偿机制。故正确答案为C。
9.【答案】A
【解析】确定青年社会工作中计划设计的目标时,应该具有以下的条件:①目标应该是与问题和目的有关联的;②目标是可达到的;③目标是可量度的;④目标是有时限的;⑤目标是有关联的。
10.【答案】B
【解析】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通过社会工作的各类服务,对一些潜在的、阻碍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和情境进行早期发现和控制。
11.【答案】C
【解析】征询服务意见是通过个别访谈,倾听居民在接受服务或参与活动中的个人感受及体会,了解居民对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充分发挥居民的智力和力量。
12.【答案】C
【解析】有学者将青少年文化分成四种类型:①正直青年,指那些循规蹈矩的青少年,他们似乎不需要经历什么冲击或反叛行为便可过渡至成年期;②问题青年,指那些有越轨行为甚至犯罪倾向的青少年,他们不守纪律、爱游荡、性滥交、吸毒、惹是生非的行为被视为社会问题;③文化叛逆青年,这类青少年不甘平凡,喜欢标新立异,追求独特的文化或生活品位,建立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④政治偏激青年,他们好打抱不平,认同并采取激进的行动,以追求某些理想或社会取向。故在白色T恤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的青年标新立异,属于文化叛逆青年。
13.【答案】D
【解析】在开展社区老人志愿者小组时,小组活动的主题及安排可按如下考虑。第一次:相互认识,建立关系,明确小组目标,共同讨论小组的规则,学习基本的沟通技巧。第二次:社区一一我的家。建立组织和工作人员的双向协调关系,让组员分享他们对社区的感情。第三次:采用参与的方式共同建立对老人社区志愿者的理解,了解志愿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态度。第四次: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了解探访的技巧。第五次:讨论服务的内容,学习活动设计的技巧。第六次:讨论未来的安排和计划,学习继续跟进活动设计的技巧。
14.【答案】D
【解析】青少年的需求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概念。从发展的角度,对青少年个体发展性需要做以下概括:①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②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③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他人;④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⑤为未来的生涯做准备;⑥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⑦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⑧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⑨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由此可知,李雪远的举动体现了青少年具有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他人的需要。
15.【答案】C
【解析】对老年人来说,家庭是社会救助的主要来源。
16.【答案】C
【解析】老年人处于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化是其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生理老化,如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都会出现老化现象;②心理老化,心理学意义上的老化是指老年人个人的感官过程的变化,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并由此而产生的反应迟缓现象;③社会的老化,当个体经历老化过程所带来的变化时,他们会丧失象征中年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由以上可知,在为社区老人设计活动方案时,应该选择有益于老人健康的简单活动。
17.【答案】B
【解析】随着老年人群体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体的兴趣呈现出多样性。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还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和需要,希望发挥专长,这属于就业需要;也有许多老年人过去忙于事业无暇休闲,现在闲下来打算好好享受生活,因此养花、养宠物、书法绘画、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的新需要,这属于休闲需要。两者符合老年人需要中就业休闲的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B。
18.【答案】A
【解析】老年处于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化是老年人最显著的特点。
19.【答案】D
【解析】社会参与是老年人的重要需求。老年人要贡献社会,需要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深度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意愿需要表达,有老年人的利益需要维护,有老年人的作用需要发挥。
20.【答案】C
【解析】长期以来,在父权文化(如“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影响下,妇女的声音和经验常常遭受轻视或者忽视,而尊重和倾听妇女的声音和经验,恰恰是妇女社会工作的起点。因此,小王应倾听黄女士诉说痛苦感觉,并给予她情感支持。
21.【答案】D
【解析】哀伤辅导是提供给与过世者关系密切的照顾者的服务。
22.【答案】A
【解析】从过程层面看,在社区参与的层次和形式中,不需要教育或能力,也不需要权利、责任和沟通的是“告知”;最需要教育或能力,也需要权利、责任和沟通的是“社区自治”。
23.【答案】D
【解析】每月向妇女发放扶助资金不是社会工作者在下岗女工服务中的职能,故选D。
24.【答案】D
【解析】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身份阶层在社会转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分化。由现职到离职、由军队到地方、由军人到老百姓,尤其是由健全人到残疾退役军人,在实现角色模式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对新旧角色认识不清、理解不一,往往造成心理失衡、角色失调、行为失范。对个人身份地位的敏感、焦虑、紧张、失落与无奈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较普遍的心态特征。运用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可以帮助服务对象识别导致情绪不适和问题行为的有缺陷的思维模式,推进适应角色转变。本题中,鉴于刘贺目前的状况,郝欢首先应解决其非理性信念问题。
25.【答案】C
【解析】改善和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必需的用品器具十分重要。在康复医疗机构和社区康复工作中,社会工作都包括为残疾人配置适用的用品器具,因为他们自理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存在较大障碍。
26.【答案】C
【解析】C项虽然是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属于针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的直接工作,与题意不符。
27.【答案】B
【解析】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宏观上,既要将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变成具体的针对矫正对象的社会服务,又要将服务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以影响政策法规的修订。本题中,先根据政策法规开展宣传服务活动,同时又总结经验,以促进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正是采用了社会工作行政的方法。
28.【答案】C
【解析】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主要工作职责是通过与受助者(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和周围社区的接触了解,写出~份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做审判参考。
29.【答案】D
【解析】社区矫正的功能发挥要靠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以形成有利于罪犯改过自新的社会氛围。但是,由于矫正对象过去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伤害,社区居民对矫正对象还有戒备、恐惧、防范、排斥等情绪以及行为,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是这些反应对于矫正对象而言,却是融人社区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的障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就是通过社区教育的途径,改变居民对矫正对象的偏见,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使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30.【答案】A
【解析】优势视角是与问题视角相对应的理论视角。优势视角下的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策略性的弱化服务对象的问题,是更多地关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潜能的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发现、发挥和发展矫正对象的“优势”方面。
31.【答案】C
【解析】ABCDE理论是关于情绪障碍原因的理论,也是REBT的基本理论。对于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来说,A是指由现职到离职、由军队到地方、由军人到老百姓的转变这个先导事件;B是指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对这一事件的非理性信念,“我被部队抛弃了”的想法主宰着自己的思维;C是指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即不合理、消极地对待角色转变,有些甚至产生过激行为;D是指用合理的信念驳斥不合理信念的过程,借以改变原有信念;E是指驳斥成功,便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使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在认知、情绪和行动上有所改善。
32.【答案】C
【解析】抚恤一般是指国家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我国优抚工作中的抚恤是指对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给予的抚恤金优待,分死亡抚恤和残疾抚恤两类。
33.【答案】A
【解析】当前,复员退伍军人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就业方面。随着与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密切相关的各项改革逐步深入,政府可控安置复员退伍军人就业的空间越来越小、渠道越来越窄,造成了复员退伍军人待分配时问越来越长,在岗时间越来越短,安置后的上岗率越来越低,上岗后的福利待遇保障越来越难。
34.【答案】B
【解析】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协助服务对象适应新工作和新生活,顺利度过军地转化的过渡期;②协助服务对象充分利用和发掘自身和外部的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③加强协调沟通,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安置格局形成;④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倾听心声、舒缓情绪、提供慰藉;⑤协助搭建信息咨询平台;⑥积极推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
35.【答案】B
【解析】在优抚医院和光荣院社会工作中的动机激发小组里,社会工作者要体谅服务对象尝试新事物时的犹豫不决,但也要鼓励服务对象,其角色类似调动积极性的教练。
36.【答案】D
【解析】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或其他监护人,在外游荡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入困境的人。本题中,王非只有12岁,且离家出走,并在车站一带露宿一个多月,符合流浪儿童的特征。
37.【答案】D
【解析】基本生活救助的主要制度和工作目标是救助城乡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解决和缓解贫困状况,使之维持基本生活。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①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②以社区为基础推动生活救助各项政策的实施。其中,推动以反贫困为主旨的生活救助各项政策在社区层面的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提供物质帮助,利用国家救助政策为贫困个人和贫困家庭提供所需的现金和物质援助,以及一些服务资源等;②提供就业机会,为贫困家庭的发展和贫困个人的能力展示创造条件,使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逐步减少并脱离对社会救助的依赖。D项,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险。
38.【答案】A
【解析】由于结案意味着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终止,意味着服务对象要回到各自的生活世界中,也意味着其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就要停止接触,不再有社会工作者的陪伴,因此,终止关系可能给他们带来“分离焦虑”等感受,表现为对这种即将到来的结案产生负面反应。其中,忧郁表现为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
39.【答案】B
【解析】城乡困难家庭希望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专项社会救助的,都需要首先向所在街道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有些地方的街道或乡镇人民政府委托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代为受理居民的社会救助申请。基层人民政府在受理居民的社会救助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是否合格做初步审查,不合格的将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
40.【答案】D
【解析】流浪人员因为其生活环境的恶劣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造成他们有偏差行为。有的好逸恶劳,有的坑蒙拐骗,这些行为方式对于社会和其本人来说都是危险的。社会工作者要采用专业方法纠正他们的行为,为他们能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有些救助机构的社会工作者采用艺术治疗的方式对流浪儿童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矫治,通过美术、音乐、手工剪纸、雕塑等形式,引导流浪儿童参与艺术实践和创造,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41.【答案】C
【解析】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抚养环境,即可塑性。因此,对这些环境中的要素进行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
42.【答案】D
【解析】青少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青少年社会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才能使专业服务发挥效果:①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②接纳与关爱青少年;③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④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本题中社会工作者小李开展的服务是为了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所以正确答案是D。
43.【答案】A
【解析】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阶段沦的主要代表人物。
44.【答案】c
【解析】社会儿童福利机构收养了绝大多数的孤儿和弃儿。因故父母无法照顾的儿童也是社会儿童福利机构的一部分服务对象。
45.【答案】C
【解析】家庭社会工作者在介人阶段主要承担着支持者、教育者、咨询者、使能者和资源的调动者等不同角色。支持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了解受助家庭成员资源限制的同时,认识和调动受助家庭成员发生积极的改变。
46.【答案】B
【解析】家庭行为学习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的服务。本题中,老周的儿子从农村转到城里读书,需要及时调整行为方式,以适应新的环境。
47.【答案】B
【解析】根据家庭的结构特征,现代生活中的家庭可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领养家庭、寄养家庭和单亲家庭六种类型。
48.【答案】B
【解析】家庭结构图的绘制遵循三项基本的原则:①长辈在上,晚辈在下;②同辈关系中,年长的在左,年幼的在右;③夫妻关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
49.【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具体实务的一个分支方向,也同样要求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人员具备社会工作共有的专业知识、原则和价值观。除此之外,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门的实务领域,有自身独特的要求。从事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
50.【答案】A
【解析】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推介是学校社会工作者选择服务对象的最主要途径。一般来讲,当一个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情绪低落、举止反常、攻击行为、同伴关系恶劣等情况时,老师们都会很快觉察到。
51.【答案】c
【解析】在我国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的组织机构不包括社区学校。
52.【答案】c
【解析】社区服务(活动)策划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分为三个时期:①在策划之初,对社区问题和需求进行了科学的评估,并广泛征求了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的意见;②在策划中期,充分考虑资源状况,估计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订立服务(活动)目标,规划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人员分工;③在策划后期,要确定服务(活动)的成效评估方法。
53.【答案】A
【解析】控制式教育,即通过一些宣传教育活动,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这种社区教育是以阻止性为主,通常是树立正面的模范去宣传公民所应有的态度和表现。目前政府推行的公民行为规范的教育多属控制式教育,本题中通过一些宣传标语告知居民不应乱扔垃圾、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吸毒、不应在公共场所吸烟等就属于此类。
54.【答案】B
【解析】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主要有:①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②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③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55.【答案】B
【解析】案例中的家庭为核心家庭,家庭成员为夫妻俩和孩子,是一个三角结构。但在案例中,三个人之间形成了互相纠缠的家庭暴力关系。故此,该家庭成为三角缠结构。
56.【答案】D
【解析】灾后紧急救援最主要的任务是保护生命,减少财产损失。
57.【答案】C
【解析】结案是一项社会工作实务的结束,在这个时候,服务对象往往会产生各种消极情绪,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各种方法避免和减轻这些情绪。
58.【答案】D
【解析】在经过医院治疗可以出院之前,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患者制订出院计划,解决出院安置的问题。出院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患者出院后,明确哪些医院或者就近诊所可以为患者提供继续治疗;②患者出院后,帮助家属了解如何照顾好患者,解决家庭护理中的问题。
59.【答案】B
【解析】医院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包括:①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需要;②安顿好病人及家属的情绪和生活的需要;③获得医护人员的尊重和心理关怀的需要;④解决由疾病带来的经济问题的需要。
60.【答案】B
【解析】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对象的问题包括:①病情易反复;②社会歧视;③家庭和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