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增强权能理论
一、增能理论的历史
①19世纪增能的思想就已经存在。
②巴巴拉·索罗门(Barbara Soloman)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首先提出了增能的概念,并使其观点被社会工作界广为接受。
③1980年左右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能时代”,
增强权能的观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影响迅速扩大。
二、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造成无力感的根源(索罗门的观点)
①受压迫群体的自我负向评价;
②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
③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
增能发生的层次
①个人层次,包括个人感觉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
②人际关系层次,指的是个人和他人合作促成问题解决的经验;
③环境层次,指能够改变那些不利于实现自助的制度安排。
增能社会工作取向
①建立协同的伙伴关系,
②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
③维持人与环境两个工作焦点,
④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
⑤以长期“缺乏能力”者为服务对象。
四、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考点6)
要帮助服务对象从四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自己是改变媒介;
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可以分享;
双方是伙伴关系;
无力感可改变。
注意:社会工作者避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