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社会工作者小王在社区走访时发现,单亲妈妈不久前失业,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技能有限,找工作很难。加上其上初中的儿子与同学冲突不断,李女士深受困扰,压力很大。从妇女工作的角度,小王对李女士的情况进行分析。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李女士是一个值得社会大众同情的弱者
B.社会因素是李女士产生的主要原因
C.能力不足是导致李女士生活困境的主要原因
D.李女士儿子的问题是家庭结构不完整造成的
22.由于个人经历和家庭观念不同,人们对婚姻暴力的认识差异很大,下列婚姻暴力的认识中正确的()
A.两口子打架是家务事
B.家庭暴力由暴力性格所导致的
C.挨打一定有挨打的理由
D.任何理由都不是实施暴力的借口
(1)两口子打架是"家务事" "私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
(2) 是丈夫喝醉了酒或者在外面承受的压力太大所致。
(3 )是暴力性格所致。
(4) 是受害者的不当行为引起的。
上述这些都不是施暴者实施暴力的理由,对家庭暴力要零容忍。
23、社会工作者小吴将村里有时间、有意愿的妇女组织起来,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队”,为村里有需要的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陪伴就医等志愿服务。小吴的做法,促进了妇女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发挥。
A.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B.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C.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D.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24.小文和丈夫都要工作,经常因为接送女儿发生矛盾。社工小李运用赋权方法组建社区年轻妇女“妈妈团”,妈妈们根据各自家庭的时间,互相帮助接送并照看孩子,解决了小文家的问题。小李上述做法体现了赋权目标的( )
A.生活层次
B.个人层次
C.人际层次
D.环境层次
25.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了国际助残日宣传活动,在许多公司宣讲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上述活动是为了保障残疾人的 ( )权利。
A.环境友好权
B.劳动权
C.社会福利权
D.康复权
26.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了一系列无障碍体验活动,记录了残障人士在公园、医院、银行、超市等公共场合的体验感受,并以此为依据,撰写了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政策建议稿。该机构上述做法体现了残疾社会工作在( )层面的功能
A.微观
B.中观
C.宏观
D.客观
27.随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常常基于社会构建理念开展服务。下列关于残疾人的观念中体现理念的是( )
A.残疾人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差异很小
B.残疾人群体,随时随地都需要特别的帮助
C.消除社会障碍是残疾人权利实现的关键
D.分析残疾的原因应该从个人层面入手
1.防止把导致残疾的原因归于个体的生理性因素或道德层面的缺失
自从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的原因可能是遗传和疾病,也可能是自然灾害、战争和意外事故,还可能是环境污染和科技水平限制等。在残疾人致残的原因分析上应该坚持社会原因分析为主导。 【D错误】
防止把残疾人个体的问题"普适化"
当某个残疾人遇到困难时容易简单地判断是由于残疾所引起的。其实,残疾人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当人们把困难的核心界定为残疾的时候,因为残疾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意味着直接否认了残疾人克服困难的可能性,也就否认了作为人具有改变自身现状的潜能,直接否认了残疾人的权利。 【A错误】
3. 防止把残疾人简单地看作社会的"受害者"
"残疾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外部障碍(无论是政策还是环境等) ,使得残疾人处于"不利"的社会境遇中,无法发挥正常作用。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需要消除外部的障碍,政府也应该在立法上制定对残疾人的保障政策,推进发展残疾人事业。要认识到,残疾对于个体的发展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C正确】
防止把残疾人看作"理所当然"需要帮助和社会支持的人
历史上,残疾人经常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在现代社会中,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发展替代性需要并且相对独立地使用社会性资源。当然,这并不否认残疾人需要给予特别的帮助,关键问题是要评估残疾人需要"什么"帮助以及在"什么"处境下需要帮助。社会赋予残疾人以同等的发展机会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帮助的目标不是要让残疾人"依赖"社会,而是建构残疾人的新"能力体系"。【B错误】
28.某残疾人服务机构的督导发现,有的新入职社会工作者在首次面对重度心智障碍人士时,会产生恐惧心理。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促进专业关系建立。机构督导应该协助新入职社会工作者( )
A.增进对服务对象的同情
B.提升自我觉察与反思的能力
C.隐藏自己内心真实感受
D.强化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29.社会工作者小刘在某残疾人服务机构从事支持性就业工作。除了为机构内的残疾人提供职业康复训练以外,他还推动企业进行了无障碍环境改造,收集了适合残疾人的就业信息,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小刘的上述做法中,调动了残疾人就业支持性资源中的( )
A.企业单位资源
B.政府相关部门资源
C.社区志愿资源
D.其他社会组织资源
30.社会工作者小李在为服刑人员开展小组工作中发现,组员小盛对别人常常抱有敌意,看问题较偏激,经常发生人际冲突。小李为此与小盛一起分析他的思想和行为状况,使其对自我有更准确的认识。小李所提供的服务是( )。
A.心理情绪辅导
B.预防交叉感染
C.职业技能训练
D.生活习惯矫正
预防服刑人员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一方面,矫正社会工作者可以依据判决文书及心理、行为测评结果,配合监管人员对服刑人员进行严格的分类管理;另一方面,要提醒新进入监狱服刑人员善交狱友,保持行为端正,预防犯罪思想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B错误】
心理、情绪辅导。通过心理咨询、情绪辅导等方式,改变服刑人员偏差扭曲的心理结构和敏感过激的情绪反应。 【A正确】
职业技能训练。通过专门知识技能的培训,服刑人员掌握一门或多门职业技能,使其出狱后可以用社会认可的方式和途径谋生。【C错误】
31.老方获假释后去社区矫正服务中心报到,被告知要接受心理社会状况评估,十分紧张。社会工作者小黄见到老方后请他坐下,递上一杯水,微笑着询问其近况。小黄的上述举动,体现了矫正社会工作( )的原则。
A.个别化
B.接纳
C.非评判
D.自决
A个别化原则:应尊重服务对象的差异性,重视服务对象的独特性,了解服务对象个性化的需要,差别化、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B接纳原则:应了解和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感受与行为,不应因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宗教、态度、行为、生理及心理状况等歧视或拒绝服务。
C非评判原则:应与服务对象讨论其想法、感受与行为,而不应随意评价、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
D服务对象自决原则:应相信服务对象有成长和改变的能力,应鼓励和支持服务对象在具备自决条件并充分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选择和决定。
32.由于矫正对象普遍存在被动、不配合以及抗拒等心理行为特征,社会工作者拟从他们的家庭生活需要出发开展系列服务,以尽快与社区矫正对象建立良好专业关系。下列活动中,最有利于促进专业关系建立的是( )
A.为矫正对象子女开展系列爱心帮扶助学活动
B.开展户籍调查并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档案按规定
C.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参加社区公益劳动
D.邀请矫正对象开展“现身说法”的教育活动
33.社会工作者小林为戒毒康复人员开办了“我的生活我做主”主题小组,旨在提升戒毒康复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摆脱毒品的控制,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在小组第四节,小林设计了“守护星”活动,鼓励组员们回忆戒毒康复过程中帮助过自己的“守护星”,带领组员思考如何维护好“守护星"。防止其变为“流星”。小林在此活动中扮演的专业角色主要是( )
A.治疗者
B.影响者
C.使能者
D.协调者
34、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他们的需求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孤老优抚对象有着较高的( )需要。
A.生活保障
B.医疗救助
C.情感慰藉
D.权益维护
根据题干孤老优抚对象可知属于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主要包括:①婚姻家庭的需要。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孤老优抚对象对美好的婚姻家庭尤为向往,情感方面的需求尤为强烈。②健康维护的需要。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孤老和生活不能自理的优抚对象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③社会参与的需要。孤老优抚对象非常渴望与他人交往,渴望获得亲情与温暖,渴望发挥自己的作用。④社会尊重的需要。常年相对封闭的院舍生活加深了一些孤老和生活不能自理的优抚对象“被社会遗弃了”的感觉,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尊敬、重视和赞赏。
35.社会工作者老王发现,有些退役士兵在从军营到地方的转变中存在较大的心理冲击,觉得自己既无学历优势又无专业特长,面临职业转岗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老王拟为他们开展小组服务,促进他们适应职业的转变。在小组中期,该小组的主要任务应是( )
A.职业准备
B.面试模拟
C.简历设计
D.环境探知
小组初期:心态调适。
小组中期:环境探知。
小组末期:职业准备。
36.某军休所的社会工作者小徐发现,一些军休老人认为过去在部队里生活费用全免,现在却要自己承担社会化养老服务费用,感到很难接受。针对这一现象,小徐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引导他们学习养老服务的相关制度与政策,理性看待社会化养老服务。小徐这一做法采用的干预技巧是( )
A.放松技巧
B.系统脱敏
C.认知重构
D.社交技能训练
A放松技巧。社会工作者教给服务对象放松技巧,特别是当出现焦虑或压力的时候可以使用。该技巧的过程是放松从头到脚指头的肌肉。社会工作者可以建议服务对象结束会谈后,一天练习一两次,每次10 ~15分钟。
B系统脱敏。让服务对象暴露在唤起焦虑的情境中,同时也面临产生焦虑的行为。目的是将有问题的焦虑的情境与愉快的舒适的行为联系起来。
C认知重构。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道将错误的或非理性的认知变为可接受的、准确的认知来解决当前问题。该干预方法可能只是简单地讨论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这样开始:“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是被当作‘包袱’扔了出来?”
D社交技能训练。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通过建立简短的任务来帮助达到目标,在会面中不断练习新的社交技巧。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先作出示范,然后由服务对象跟着练习,并在会面结束后不断练习这种新的行为,同时向社会工作者反馈是如何使用这种新的技能的。
37.离异的陈先生,长期失业,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与父母关系紧张。社会工作者老马入户了解到,陈先生常常感到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烦心的时候找不到人倾诉,十分苦恼。老马对陈先生进行情绪疏导,与就业服务中心联系,为他申请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并帮他模拟面试,邀请他参加街道社工站组织的各种活动结识新朋友。除上述服务外,针对陈先生的需求,老马还应开展的服务是( )
A.提供心理支持
B.调节家庭关系
C.开展能力建设
D.促进社会融入
38.低保对象老王45岁,初中毕业,无一技之长。社会工作者小梅给老王介绍过多份工作,他不是嫌工作太累,就是嫌待遇太低,每份工作干不了几天就不干了。针对这种情况,在后续为老王提供就业救助服务时,小梅首先应该协助老王做的是()
A.自我认知调整
B.积极参加招聘
C.职业技能培训
D.链接就业资源
39.在参与某地灾后重建时,社会工作者小张发现,一些受灾群众对政府有“等靠要”的依赖倾向。为促进受灾群众自救自助,小张应该做的是()。
A.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所
B.为受灾群众提供资金物资帮助
C.对受灾群众开展危机干预
D.动员受灾群众寻找和利用资源
40.社会工作者小杨负责困境儿童救助关爱服务项目。项目实施前,小杨设计了调查问卷,上门探访,了解了他们的服务需求,确定了初步的实施方案。随着服务的推进。小杨发现还需要追加一些资源,以满足部分困境儿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小杨的上述评估过程,说明社会救助评估其有的特点是()。
A.评估凭借的是社会工作者个人过往经验
B.评估应独自进行以保证结果的客观公正
C.评估是救助工作的开始并持续整个过程
D.评估是社会工作者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