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小学教育学辅导

快速掌握考核精要小学教育学:第七章 教学(上)

来源:233网校 2013年3月3日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 准则。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使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二、教学方法的概述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一,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第二,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第三,学生特点;第四,教学时间、设备、条件。第五,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根据中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1.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
  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发现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问题一发现教学法”。
  “问题一发现法”的一般步骤包括四个环节:(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
  “问题一发现法”有如下特点:(1)教学的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2)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学中仍处于主要地位,教师处于辅导地位;(3)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探究和作业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的阅读、练习仅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服务。
  “问题一发现法”的优点如下:(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习惯与能力;(3)教学中多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便于因材施教;(4)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教是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故容易理解、便予记忆。
  “问题一发现法”存在的局限:(1)因强调学生的独立作业和探究而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程序教学
  1.程序教学的起源
  1926年普雷西设计了一种自动教学机器,50年代斯金纳设计了使用教学机器的程序教学和只用程序教材的程序教学。60年代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程序教学的研究。
  2.程序教学的分类
  根据程序化教材的载体来分,程序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机器教学,指通过机器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第二,课本式程序教学,指通过课本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第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指通过电子计算机来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
  根据程序化教材的结构形式来分,程序教学可分为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
  3.程序教学的特点
  (1)教材编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接受能力和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结构。(2)学习时学习者手脑并用。(3)能及时地反馈学习结果,便于自我调节,掌握学习速度。
  4.程序教学的优点
  (1)目的要求明确,便于学生掌握预定的系统知识与技能;(2)便于学生个人学习,适应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能及时强化学习的动力。
  5.程序教学的不足
  (1)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惯;(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较少。
  (三)范例教学
  1.范例教学的起源
  范例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 2.范例教学的特点
  (1)体现了基本性。(2)体现了基础性。(3)体现了范例性。(4)较好地体现了四个统一。 3.范例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体系。(2)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便于因材施教。(3)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广泛地迁移和运用。
  4.范例教学的局限
  (1)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难于准确把握学生将来所需要的知识。(2)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暗示教学
  1.暗示教学的起源。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卢扎诺夫首创。
  2.暗示教学的有点
  (1)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从事学习活动。
  (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潜能参与学习,特别是传统教学不容易注意到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3.暗示教学的局限
  (1)对教师素质要求提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教学中还要求合理利用音乐、舞蹈、戏剧等单项或综合艺术形式进行配合,势必要求教师要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2)准备比较烦琐,对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诱发学生潜力的外部环境设置难度大。(3)推广的难度较大。

  备考辅导:2013年教师资格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

  试题推荐: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模考:6套201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卷

  10套小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

  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最新试题免费体验,给你最真实的考场!!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