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来源:233网校 2011年10月12日

 第七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习者对学习动机含义、动机分类及相关知识的把握程度,特别是几种动机理论的消化理解程度,以及在高校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问题。
  二、考试内容
  1、学习动机的界定
  学习动机就是推动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2、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3、学习情境中的动机
  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
  3、耶基斯——多得森定律
  4、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理论
  (2)成就动机理论
  A基本观点
  B代表人物
  默瑞(H.A.Murray,1938)
  麦克兰德(D.McClelland)
  阿特金森(J.W.Atkinson)
  (3)归因理论
  A基本观点
  B 代表人物
  海德(F.Heider,1958)的观点
  罗特(T.B.Rotter,1966) 的观点
  韦纳(B. Weiner) 的观点
  C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4)自我效能感理论
  A基本观点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结果期待
  效能期待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B代表人物
  4、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1)设置合理目标
  (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
  (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5)利用竞争与合作
  (6)增强自我效能感
  (7)进行归因训练

  第八章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习者对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过程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考试内容
  1、自我意识的内涵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
  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4、自我教育的含义
  5、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 全面地认识自我
  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
  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
  (2)正确地对待自我
  积极悦纳自我
  理智对待自我
  乐观憧憬自我
  (3)努力地完善自我
  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
  培养健康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培养坚强的意志与顽强的毅力
  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调控

  第九章 高校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习者对群体特征、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以及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了解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以及高校人际关系的维护和建立。
  二、考试内容
  1、群体和群体特征
  (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
  (3)成员间心理相容度比较高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3、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1)社会助长
  (2)社会惰化
  (3)社会惰化现象产生的条件
  (4)群体极化
  (5)从众
  A从众的含义
  B影响从众的因素
  4、班集体的类型
  5、集体舆论及其作用
  6、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7、非正式群体及其特点。
  (1)心理相容
  (2)凝聚力强
  (3)会产生非正式领导
  8、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9、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尊重原则
  (3)真诚原则
  (4)理解原则
  (5)社会交换原则
  10、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主动交往
  发现并赞赏别人的优点
  合理对待批评
  (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避免争论
  维护他人的自尊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学会批评
  加强交往,密切关系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