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各章重点
- 第4页:第四章 学生会组织
- 第5页:第五章 同辈群体的认识与管理
第五章 同辈群体的认识与管理
(了解)班集体、少先队、青年团、和学生会都是由学生组成的。这些群体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均属于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既是学校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也是学校开展各种活动的集体组织。
(判断)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体的志趣、爱好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松散的群体关系。同辈群体是非正式群体中的一种。
(判断)同辈群体又称同伎群体、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指年龄层次相同,地位相近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其成员一般具有大体相近的价值观念、经历爱好和行为方式,是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基于不同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自发形成的个人属性层面的关系。
(判断)同辈群体强调的关键词应该有两个,一是“同辈”,二是“意愿”。
(选择)美国学者克拉克给同辈群体的分类:娱乐型群体、学习型群体、违规型群体。
(选择)同辈群体的特征:交往的自愿性、关系的平等性、群体的凝聚性、价值的趋同性。
(简答)同辈群体对于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1、同辈群体为学生的心理沟通构筑了平台;2、同辈群体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体验;3、同辈群体为学生的兴趣发展创造了机会;同辈群体为学生的交往互动提供了场所;5、同辈群体为学生的文化融合营造了环境。
(选择)美国的 玛格丽特·米德在她的《未来与文化》一书中呈现了“三喻文化”即: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前喻文化。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1.同辈群体亚文化的消极影响;2.“重要他人”的消极影响;3.哥们义气或同伴排斥的消极影响。
(判断)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它是指由特定社会群体发明、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
(选择)“重要他人”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 米尔斯 提出的概念,专指对个体的社会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选择)学生的重要他人分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偶像性重要他人。偶像性重要他人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重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 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
(判断)网络环境下的同辈群体是指青少年在虚拟网络中通过各种方式认识的年龄相近、兴趣相投,并以情感为纽带而自发形成的网络频繁互动的群体。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现实群体的网络化,二是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同辈群体。
(选择)网络环境下同辈群体的特征:1、群体交往的开放性;2、群体交往的超时空性;3、群体交往的匿名性。
(简答)虚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积极影响:1、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的共享;2、有利于青少年交往范围的扩展;3、有利于青少年情感的表达和释放;4、有利于青少年个性的张扬和不同自我的认同。 消极影响:1、信息混乱;2、网络成瘾;3、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就是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简答)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引导与管理:1、以“教育引导”取代“强制管理”;2、利用“参照群体”,发挥个体的“领头羊”效应;3、加强教育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判断)“参照群体”是一个群体心理学常用概念,指个体在实现其社会行为时,将某一或某些群体的规范、定向和目标作为他个人的行为动机。
γרҵ | ʦ | ԭ/Żݼ | ||
---|---|---|---|---|
ѧͳȡ֤ࣨۺ+֪ʶ | ţ | 1000 / 550 | ||
Сѧͳȡ֤ࣨۺ+ѧ֪ʶ | 1000 / 550 | |||
ͳȡ֤ࣨۺ+֪ʶٰ桿 | ־ | 1000 / 550 | ||
2017ѧԾࣨСѧã | ־ | 300 / 200 | ||
2017ӢѧԾࣨСѧã | Ծ | 300 / 200 | ||
2017ʦʸԾ | 300 / 200 | |||
2017ʦʸСѧԾ | ǻ | 300 / 200 | ||
2017ѧ֪ʶࡾ̲İ桿 | ʤ˫ | 200 / 200 | ||
2017ѧۺʾࡾ̲İ桿 | ȫz | 200 / 200 | ||
2017Сѧѧ֪ʶ | ǻ | 200 / 200 | ||
2017Сѧۺʾࡾ̲İ桿 | 200 /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