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综合模拟题

教育原理第十章思考练习题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12日

试述教学的本质。  教学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受教育者个体在教育者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人类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的活动。
  第一,教学是学生的个体认识。不论教师在客观实际上起怎样的作用,教学最终都将以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的完善为目标。教学始终是学生的个体认识、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之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是因为学生的主体结构还不够完善,还处在不断建构之中,学生主体地位始终是确定无疑的。教师无论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都是为发展学生个体的认识服务的。
  第二,教学主要是一种间接的认识活动。学生的认识与人类最初探求客观世界不同,他们所面对的不是未知的客观世界,而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是经过学者的加工、改造,以教材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经过教师的再加工,学生便可以快速、高效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使祖先创造积累的文化得以保存与传递,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创建更优秀的文明成果。


试述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第一,以教学为中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学校的产生使教学与生活分化开来,教学成为学校的独立活动。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工、农、商等部门的根本点。”
  第二,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各种教育途径中,教学所占时间最多,工作比重最大,计划性、系统性更强,更能发挥学校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苏联20—30年代,我国建国后的经验教训都说明,否定以教学为中心,教育质量就没有保证。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则可以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试述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  第一,课外教育活动以自愿为原则加以组织,正视学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样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因材施教的不足,使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要防止把课外活动办成变相的课堂教学。
  第二,课外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因此,”要防止完全以课堂教学内容填塞课外活动,把课外活动变成课堂教学的延续。
  第三,课外活动上的自主性,决定了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人。实践中,教师要防止包办代替,以便真正锻炼学生的智慧与才能。
  第四,课外活动的多样性,要求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为学生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丰富提高自己。


试述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  第一,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活动之前应该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要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之中,使各种教育途径相互配合。
  第二,坚持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要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客观条件,挖掘其可利用的教育因素。同时,坚持因材施教,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促使学生个性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第三,重视综合效应。社会要敞开大门,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条件。通过学生实践活动,社会得到一定田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会获得一定的教育效应,也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报偿。社会实践的综合效应应以教育效应为第一位。
  第四,加强领导与保证安全。社会实践场所广阔,内容丰富,情况复杂,因此需要加强领导。同时,在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时,一定要有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试述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课外活动是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因此,它与课堂教学有相应的共性存在。首先,课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一样,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其次,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方向i致,共同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服务。
  课外活动毕竟不是课堂教学,它之所以能够独立存在,是因为它与课堂教学还有一定的差异性,有其自身的特点,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第一,课外活动在组织上具有自愿性。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这与课堂教学的强制性、统一性截然不同。课堂教学必须按照国家教学计划的要求,在相应的时间设置相应的课程,学生选择的自由很小。
  第二,课外活动内容具有广泛性。课外教育不受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凡是符合学校培养目标,学校具备开展活动条件的,皆可以作为课外教育的内容。课堂教学的内容完全是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规定来实施的。它所选取的内容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最基本的文明成果,课堂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滞后性。
  第三,课外活动在活动上具有自主性。课外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自觉的活动状态下受到良好的教育。课堂教学也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迫于教学任务、教学效率等方面的压力,很难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多的是老师的主导、领导与组织。课外活动则与课堂教学偏重学科知识不同,它更倾向于实践活动、直接经验与活动技能的获得。所以;它必然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第四,课外活动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课外活动可以打破班级界限,活动人数可多可少,可以是群众性的、小组性的、也可以是个人活动;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活动不仅可以走出课堂,还可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学生可以亲自进行调查、参观、访问等;只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就可以大胆采用新形式。而课堂教学受任务与内容的局限,组织形式基本上以班级为单位,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按部就班地进行。


试述课外活动与活动课的关系。  课外活动与活动课既相联系又有区别。课外活动与活动课都是以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扩大学生视野,发展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活动课程是列入具有指令性的课程计划的正式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它具有课程自身的目标体系,依据课程目标体系选择活动内容,并有活动指导纲要、活动教材、活动教学参考书等予以保证。而课外活动是课程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不是正式课程,不受课程计划的限制,在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灵活性更大,也不是人人都必须参加的。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