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1.家庭在培养和影响子女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性格的形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家庭生活平凡而琐碎,儿童在与家长共同的家庭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生活自理能力、为他人和家庭服务的能力等,直至最终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
(2)教授社会行为规范。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品德的成长影响很大,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一个人的品格。
(3)指导生活目标。家庭在指导子女的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培养社会角色。家庭是由多种角色组成的群体,儿童在这种角色环境中获得了在日后社会上充当这些角色的启蒙经验。
(5)形成个人性格。一个人性格特征是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在家庭的良好影响下,能够培养出性格开朗、刚毅坚强的孩子。反之,在教养不当的家庭中,孩子的性格会偏离正轨。
2.家庭教育的特点有:(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2)家庭交往的密切性。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儿童均要受到亲密情感的影响。
(3)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在不同家庭的生活环境、交往关系、生活方式中,儿童可随之获得不同的教育信息和生活经验,儿童在家庭中学习行为规范、知识经验、生活技能等。
(4)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样性,而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则主要通过情感的和经济的纽带去实现。家庭中向子女传递教育要求、教育信息时,多以家庭情感为载体,饱含亲切感和信任感。
(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家长既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子女的终身教师。家长要负责子女的哺乳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人期以及成人后期的教育。
(6)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聚合性的,增加了父母对孩子了解的深刻性,这能够让家长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子女的特点进行教育。
3.家庭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繁衍后代功能。文明社会的人口再生产是由家庭来承担的,家庭中生育子女是合法的。家庭通过繁衍后代来传宗接代,在延续家庭的同时,也使社会得到延续和发展。
(2)经济功能。自给自足的经济时代,为了自身生存,需要加强家庭的生产功能,方可保持其消费功能;在社会性大生产发展中,家庭的生产功能受到削弱,并逐渐为社会性大生产所取代。
(3)教育功能。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虽然随着集体教育机构的出现使得家庭的教育功能被部分转移了,但是家庭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教育机构永远无法替代的。
(4)休息娱乐功能。家庭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温暖的象征和休憩的港湾。在家庭中,人们调剂精神、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娱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家庭中的物质环境是无声的教师。家长在装饰室内环境,追求舒适现代的家居布置时,也要考虑到儿童的需求。
(1)整洁是指摆放有秩序。家中物品的摆放,大到家具,小至日用生活品等都要摆放安全,便于使用。各个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并且养成用完后物归原位的良好习惯,使得家庭环境保持整齐。
(2)家庭环境装饰和布置应优雅大方。虽然各个家庭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和爱好,但是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考虑,环境色彩不宜过于花哨和艳丽。有研究表明,过多的色彩和装饰不利于儿童视觉的发育,而且还会使儿童注意力涣散。
(3)时有变化的环境。儿童喜欢变化和报考的环境,它可不断引起儿童的新鲜感,使儿童更加注意环境的变化,从而发挥环境中各种物品对儿童的刺激影响。变化的环境也有助于精神的焕发。
5.幼儿园方面应做好如下工作:(1)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
(3)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工作计划。
(4)互相沟通儿童在家庭和在园所的情况,为教育提供依据。
(5)吸收家长对园所保教与管理工作的意见。
(6)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服务。
家长方面应做好如下工作:(1)向幼儿园提供关于儿童的一切有用的资料,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2)帮助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
(3)为园所工作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4)参与园所的管理工作,为园所的发展出谋划策。
6.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是:(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①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需要和传统。②家长一般会欢迎并接受教师的建议,但是并不会改变太多。③教师应当把自己看作是家长教育孩子的资源和支持者。④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但是不要充当"裁判"的角色。⑤如果你不是家长,你就没有家长的亲身经历;如果你是家长,你只知如何抚养你的孩子。你不可能完全了解别的家长的经验和感受。⑥教师应当尊重所有的家长。绝大多数家长,包括那些打骂孩子的家长,都是在用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管教孩子。教师不能轻易地否认家长的教育方式。
(2)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不仅要影响家长、干预家庭教育,而且要吸取家长的教育经验,听取家长的教育意见,与家长共同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共享教育成功的快乐。
(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吸收、允许、鼓励家长参与园所的管理,而且使家长参与园所教育活动的开展和设计。要在行动上取得一致,在教育观念上相互尊重,在情感上相融。
7.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形式,是指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一致。
(1)园所内参与。园所内参与是指家长亲自到园所主持一些教学活动或者参与一些教育教学活动。
(2)园所外参与。园所外参与是指家长间接地协助配合园所进行教育,包括:协助幼儿搜集资料,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回答幼儿的提问;带领幼儿做实地观察,增加幼儿生活经验,等等。
(3)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指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通过一些组织形式,使家长参与活动,了解园所的工作。增加家园互相了解的透明度,加强双向沟通。
8.以下四类家长较难以沟通:(1)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教师一方面要肯定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和关心,同时要多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家长了解过高、过急的要求是不符合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对婴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危害,如可能使孩子胆怯,丧失自信心等。
(2)对儿童不太关心,认为交给老师就放心的家长。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家庭问题或者其他原因,很少在园所露面,以为把儿童交给园所就万事大吉了。教师要耐心向他们宣传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使家长知道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切实担当起做父母的责任。
(3)不懂得如何教育婴幼儿或者教育方法不当的家长。教师要尊重家长,先听一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再逐步引导家长观察、了解孩子,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教育的心得,和家长们一起讨论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
(4)对儿童评价不当的家长。有一些家长总是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一朵花,没有缺点。对这样的家长,在交谈时要首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谈问题。这样家长容易接受,也愿意合作。
9.家长会是面向全体家长的会议。有全园性的家长会,也有班级的家长会。家长会的主要内容一般有:(1)新学期之初,向家长报告新学期的安排、主要的教育工作、计划以及家园配合的要求等,使家长心中明了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工作,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庭教育。
(2)阶段性的家长会。在一段工作之后,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反馈阶段工作情况,并尽可能地向家长反馈每个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或者其特点,与家长进行交流,做好个别孩子的教育工作,求得家长的配合。
(3)家长会也可以咨询、交流的形式进行。鼓励家长对一些有争议的教育观念、方法等发表自己的看法,介绍自己的经验,使家长互相熟悉、互相分享,也使教师更加了解情况。
(4)新生家长会。专门面向新人园儿童的家长,一般在新生人园之前或者入园之初,使家长初步了解园所,并配合园所做好新生入园的工作。
10.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携起手来,教育效果就将倍增。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表现在:(1)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研究表明,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对幼儿有良好而持久的影响。比如:家长参与幼儿在园的活动能够大大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改善幼儿在家中的行为和密切其与家人的关系。
(2)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信息源。
(3)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都能更好地得到保证。
(4)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如各种不同职业或者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可以带给幼儿园丰富的教育内容,并能为幼儿园的教育需要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
五、论述题
1.不同家庭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以下因素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1)家长职业和文化程度与家庭教育。职业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标志和象征。调查显示,家长的职业和家庭影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关注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教育质量,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
(2)家庭文化与家庭教育。在陶冶和塑造家庭成员的性格、气质、人品乃至世界观方面,家庭文化有着别的因素难以取代的特殊作用,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研究表明,文明的生活方式将为良好的家庭教育打下基础。
(3)家庭经济与家庭教育。家庭经济是孩子成长的必要因素,但是,经济状况如何对于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
(4)家庭结构与家庭教育。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规模以及家庭的完整性。从家庭规模来看,一般包括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和扩大家庭。从家庭的完整性来看,包括完整家庭和不完整家庭。
(5)家庭气氛与家庭教育。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中,家庭内部的凝聚力加强,保证了教育效果。反之,家庭中孩子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6)子女人数与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的研究证明,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个性品质上的毛病,这种缺陷在幼儿和小学阶段较为突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龄伙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一缺陷得到弥补。
(7)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家庭教育。父母所持的对待人生、对待工作的态度、观念,都在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并在无形中影响着儿童的成长。(8)家长期望与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适当则能够激励孩子奋发向上,努力做人。但是,家长过高的期望,超过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则会产生负面后果。
总之,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因素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正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下,儿童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