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综合模拟题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辅导配套习题第六章答案

来源:233网校 2006年12月22日

  2.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如下:(1)细心观察。父母要具备敏感的洞察力,学会观察自己的孩子,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情绪变化等,再从中分析背后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
  (2)满足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有了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因此,应尽最大努力使孩子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内容多样化,尽最大可能培养孩子广泛多样的兴趣。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在多种体验和感受中奠定个人兴趣的基础,而且促进了孩子多种智力因素潜能的发挥。
  (3)动手多练。学龄前儿童处于动作思维发展的时期。他们通过动作活动内化经验,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特性和变化规律。儿童的智慧是从运动操作中获得的。孩子是十分愿意参与活动的,因此,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机会参加活动,使他们在动手动脑中得到发展。
  (4)游戏学习。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提供适当的玩具材料,多带孩子到户外游戏。
  (5)鼓励成功。多鼓励、多指导被认为是父母之道。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做出肯定、赞赏或鼓励,都将增进孩子的勇气和信心,带来积极情绪。
  (6)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龄前儿童处于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在学习行为规范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出现言行不一、行为反复的现象。家长在对孩子讲清道理的同时也要激发孩子的情感,并不断督促孩子的正确行为,让孩子在不断的行为练习中掌握行为规范。
  (7)巧用提示。为了使孩子的活动顺利进行,为了防止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不良现象出现,如孩子无休止地要东西,不满足他便哭闹、发脾气或发生一些破坏性、危险性的事故等,如果采用事先提示、防患于未然的方法,往往是十分有效的。
  (8)公平适度。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只有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父母的表率作用才能发挥作用。公正地对待孩子,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成人的决定,赢得孩子对家长的尊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能逐渐学会公正地对待别人。
  3.就目前来看,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如下问题:(1)家庭规模的小型化趋势。现在的家庭结构模式虽然多样化,但核心家庭(父母加一个孩子)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模式,家庭模式小型化给我国学前教育带来了新特点和新问题。
  (2)独生子女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人数急剧增加。一方面,独生子女在具有聪明活泼、知识面开阔等优势的同时,在交往能力、独立性以及个性方面则较为弱势,容易出现自私、霸道、胆小、生活能力差等行为问题;另一方面家长普遍具有强烈的望子成龙心理和攀比心理,把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看作是孩子发展的重要目标,认为只要孩子多识字、会算术、能使用一两件乐器,将来就能够成材。因此,幼儿园教育必须对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加以纠正。
  (3)农村、贫困地区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改革开放的形势使中国广大农村开始摆脱封闭状态,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教育也被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城乡差异仍然很大,幼儿发展水平差异悬殊。这就要求幼儿园教育要充分适应农村的需要和条件,研究出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体系。
  4.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及作用:(1)家长会是面向全体家长的会议。有全园性的家长会,也有班级的家长会。
  (2)家访是园所进行家长工作的一种重要而又有效的方式。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生活情况、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教养态度、方法和认识等,从而为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家访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所的情况,包括进步和不足等,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措施,争取家长的密切合作。
  (3)家长学校面向家长开放,其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家长学校由园所管理,通过讲座、讨论、参观等形式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
  (4)咨询活动。咨询活动是幼儿园从理论上给家长提供辅导,使家长有效地配合幼儿的教育工作。园所可以不定期地举办咨询活动,以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意识及教育孩子的能力,解答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疑问和难题。
  (-5)开放日制度是家长来园所参观各种保教活动、参加运动会和元宵灯会及节日庆祝活动等,使家长具体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看到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以及老师的教育要求和方法,增进对园所工作的感性认识。同时,家长通过对同一年龄幼儿行为和能力的对比,从侧面认识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改进家庭教育的制度。
  (6)家长接待日是指由园所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园长或主要管理者接待家长的来访,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可设立意见箱收集家长的意见,从而更好地改进和完善园所工作,拉近家长和园所之间的距离。
  (7)家长委员会由各个年龄班选出的家长代表组成,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参与幼儿园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同时,家长委员会也是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桥梁,促进家园的合作。
  (8)电话联系是指教师通过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及时沟通幼儿在家或者在园的情况,迅速处理一些应急性的问题。通过电话联系,教师可以简短地向家长介绍婴幼儿在园的表现以及生活学习情况,家长有事情也可以及时地通过电话告知教师。
  (9)书面联系的形式包括家长园地、家园通讯、宣传报、联系手册、问卷调查表、征求意见书等,通过上述书面联系方式,使家长和园所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便于双方配合一致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5.幼儿园是社区当中的重要教育机构,它与社区的发展息息相关。幼儿园与社区之间应该密切沟通、联系,互相补充,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搞好社区内的教育。
  (1)幼儿园以自身的教育优势服务社区。与非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相比,幼儿园具有许多教育优势,包括完备的硬件设施和环境、专业的师资力量、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内容和活动组织等。因此幼儿园在社区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其示范性的教育工作带动整个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在这个重任下,幼儿园要以自身的教育优势服务于社区,支持社区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具体来可以开展:①承担社区内幼教师资力量的培训和再提高工作,帮助社区教育质量的提高;②开放自身的教育资源供社区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社区内的全体儿童受益;③教师可以兼任社区教育的指导和顾问,服务于社区;④支持参与社区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使幼儿园成为教育和文化宣传的阵地,推动整个社区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
  (2)争取社区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参加。
  幼儿园教育也要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调动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协作办好教育。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区域,能够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此外,争取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积极参与也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向。例如,幼儿园教师带领孩子走出园门到社区内的博物馆参观,扩大知识范围,开阔眼界,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进行教育。又如,请社区有关人员到幼儿园来,给幼儿讲解有关知识、组织开展一些活动等,这些做法打破了幼儿园封闭的教育模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的办学、办园,让幼儿真正接触社会,也让社区融入教育孩子的行列,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六、案例分析
(1)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基本理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在园所与家庭的相互配合中,教师要坚持尊重家长、确立家长主体地位的原则,和家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园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2)分析和评论:在A、B两位老师的观点中,教师是教育的权威,家长则是受教育者、受指责者和幼儿园命令的执行者。其实质是否认了园所与家庭的伙伴关系,否认了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因此,他们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3)园所与家庭相互配合对应遵循的原则:①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养方式,幼儿教师必须了解这种差异,从而了解家长对幼儿、对幼儿园的态度。②注意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幼儿的活动中是互动的过程,二者都有相同的目的;家长直接的沟通交流也可能影响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③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幼儿教师需要通过一些常规的沟通活动,如通过接送时间与家长的言语交流、家长联系簿等,取得家长的一些认识。同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开放日,请家长来参观和参与教学活动,理解教师的教育努力,取得支持与配合。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