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0~18岁在儿童心理学中是指广义的儿童。
2.B.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出差异,这是说明可变性。
3.D.林传鼎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愉快与不愉快,而不是其他。
4.C.幼儿初期是指3~4岁的儿童。
5.c.3~6岁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
6.A.听故事是一个言语理解的过程。
7.D.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的是稳定性。
8.D.儿童心理发展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说明儿童处于危机期。
9.c.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说明有稳定性。
10.B.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是7±2个信息单位。
11.A.这是小女孩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想像。
12.c.给娃娃穿衣、喂奶都是直观的,没有间接性。
13.A.“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兴趣。
14.D.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形成主要依靠的是情绪气氛的影响。
15.D.有差别的微笑出现标志着幼儿最初的社会性发生。
16.A.男女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17.D.这一实验说明了成熟的重要性。
18.c.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19.c.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
20.B.这一观点并没有说明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只是说明了这两因素对发展有作用。
二、填空题
1.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模仿模仿
3.感觉的对比先后对比同时对比
4.言语
5.偶发记忆
6.无意想像有意想像再造想像创造想像
7.无有
8.依恋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9.遗传定律复演说成熟势力说
三、名词解释
1.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在幼儿期随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高。
2.表象: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根据加工创造的程度,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像表象,也可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
3.创造想像: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4.理智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5.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