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D[解析]见大纲中对生产力和教育的关系的论述。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C[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4.C[解析]舒尔茨根据1957年比1929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推算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33%。
5.B[解析]科学技术对教育质量有影响,见大纲中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内容。
6.C[解析]科学原本只是少数人的智力游戏,教育发展推动了科学的体制建立。
7.C[解析]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8.A[解析]生产力水平制约了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9.A[解析]师生的交互作用在学校生活中是最重要的。
10.B[解析]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故最终决定教育的性质。
11.A[解析]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2.B[解析]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13.B[解析]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14.B[解析]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它决定教育这个上层建筑领域。
15.B[解析]学校文化核心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6.D[解析]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17.A[解析]人们所学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紧密挂钩,故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专业机构。
18.D[解析]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19.B[解析]人口数量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的规模。
20.D[解析]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产生反作用,即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见大纲中对学生文化的论述。
2.ABCD[解析]科学技术的发展跟题干中的问题无关。
3.ABCDE[解析]教育的各个方面均会受到生产力的制约。
4.AC[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ABCD[解析]见大纲中学生文化部分。
6.ABD[解析]在不同层次,可以把校园文化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
7.ABCD[解析]有的学者将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四种基本成分。
8.AC[解析]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