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解析]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入学对象为7岁儿童,修业年限为五年,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2.B[解析]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期。
3.A[解析]小学教育通常是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
4.B[解析]小学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5.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6.D[解析]德国在1619年颁布世界上第一项义务教育法令,距今已有380年历史。
7.A[解析]我国正在进行的五四制实验开始于198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实验。
8.B[解析]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学校集前代之大成,汇合各种学校构成一套组织比较完备的学制系统,有“国学”和“乡学”之分。教育内容特别注重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核心,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9.D[解析]199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0.B[解析]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普及义务教育。
二、填空题
1.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2.强制性
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4.导向,评价
5.国家法律的强制力量
6.九
7.柏拉图
8.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名词解释
1.小学教育目的:广义的是指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是指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小学教育的普及性:小学教育的普及性有两层含义。一指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二是要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对所有的入学儿童负责,教师要爱护、关心、教育每个学生,使之全体都能够健康地成长。
3.小学教育目标:是指小学教育所应达到的标准要求,使小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所应完成的教育任务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应获得的完满健康的发展。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所完成的小学教育任务,二是学生所应获得的发展,二者不可分割。
四、简答题
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
2.(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六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
3.基础教育的入门性体现在:一是各项教育任务的要求是基本的、初步的、浅近的,是小学生可接受的;二是凡要求学生掌握的,必须是扎实、牢固的;这样的基础才是坚实的。
4.(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
5.国家对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第一,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各分科课程的学科知识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客观世界本身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性,难以使学生形成有关认识客体的完整图景和初步的科学世界观。
第二,课程分科过细,脱离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三,分科教学的课程门类较多,交叉重复现象较为严重,造成时间和精神的浪费,结果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四,分科教学的课程结构不合理,有的学科被片面强调,有的学科形同虚设,学生的教养、创造力、操作能力被忽视,无法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2.[答案要点]:从教育目的看,小学生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尽管从短期来看,可能会促进小学生的进步,但从长远看,会使小学生学习的目标发生偏向。这种观点的错误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育目的的主体方面,虽然存在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不同的观点,但二者应该是统一的。其次,这种观点过于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