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教育学试题

2009年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来源:233网校 2009年8月8日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p46-50)
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来源:考试大网
(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2)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1)社会化(个人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2)社会选择(择优与淘汰);(3)社会流动(“代际流动”)。

2.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p151-154)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
完整的主体性包括:道德主体、认知主体、审美主体和实践主体。
高等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完整主体性高度发展的教育过程。其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主体、认知主体、审美主体和实践主体,使大学生成为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和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1)低年级:“接受性学习”为主阶段,是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起点和条件。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塑造完美人格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活动。低年级阶段主要发展大学生的认知主体性、道德主体性和审美主体性。
(2)中年级:“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折期。中年级阶段主要发展大学生的认知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
(3)高年级:“发展性学习”为主阶段。高年级阶段主要发展大学生的实践主体性。

3.简述高等教育的预警功能(p139)
高等教育的预警功能是引导社会职能的要求。现代大学的预警功能是大学创造性地运用其前瞻意识、批判精神对社会的发展趋势及诸多问题予以预测、警报和预防,从而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功能。大学的预警功能更体现大学具有的主动性、超前性和发展性。

4.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p195-196)
由注重“教法”转向更加注重“学法”;
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

5.简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内在联系。(p234)
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
从知识的生成看,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
从培养人才的意义上说,二者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

6.简述自主性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p213)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作为独立的负有不同责任的主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通过大家的意识共享来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7.简述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过程中处理学术性与实用性矛盾的原则。(p255)
德里克。博克原则: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原则;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原则;拥有来自教师支持的原则。

8.简述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内容。(p275)
(1)党的领导(党委政治把关,监控办学);(2)校长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3)教职工民主管理(教职工代表大会)。

9.简述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阶段和普及阶段在教育观念与功能方面的差别。(p371)
精英阶段(毛入学率<15%):上大学是少数人的特权;塑造人的心智和个性,培养官吏与学术人才;
大众阶段(毛入学率15%-50%):上大学是一定资格者的权利;传授技术与能力,培养技术与经济专家;
普及阶段(毛入学率50%以上):上大学是人的社会义务;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造就现代社会公民。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 30分。
1.现代大学怎样才能走进社会的中心?(p57-60)
大学在经济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1)首先要认识到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
(2)大学要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

2.论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及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p61-69)
(1)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制约;
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社会制度建设、文化发展服务)。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4.论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基本途径。(p99-100)
学科专业综合发展;大类专业招生培养;学分制与选课制;产、学、研结合。

5.论述教育过程“双主体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p145-150)
教学是教与学的辨证统一,“一体两面”的教学活动。
按教学规律办;
良好的教师学生关系;
教学质量的保证。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