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D
【解析】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
2.BCD
【解析】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前者教育内容有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C
【解析】杨贤江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其代表作《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阐述教育理论的书籍。
4.AD
【解析】学校教育出现的条件之一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部分人可以脱离劳动,从事教育活动。之二是文字的出现,使生活经验可以积累成为可能,有了足够数量的积累后就需要教育去传递。
5.C
【解析】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6.ABCE
【解析】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趋势有自动化、智能化、微型化、网络化的趋势。
7.BCE
【解析】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
8.B
【解析】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完全被动的接受外在的影响。环境对于人来说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
9.C
【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10.ABC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由此可以判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基础性。教育性不是素质教育的特点,应试教育也有教育性,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11.A.
【解析】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12.ABCD
【解析】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1)计划能力;(2)组织实施能力;(3)协调能力;(4)常规管理能力;(5)思想工作能力。
13.BCE
【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2)精深的学科知识;(3)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
14 ABD
【解析】中小学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组织教师进修时要以短期为主、业余为主和自学为主。
15.ABDE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的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特点。
16.ABE
【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两部分内容:指定性与非指定性内容。指定性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四大领域。
17.B
【解析】按制定者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长期以来我国课程采取国定制形式,当前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这一格局。
18.B
【解析】效度是指测验是否测出想要测量的东西及其程度。
19.A
【解析】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学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及学科知识逻辑顺序进行,又要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发展,正确处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20.D
【解析】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1.B
【解析】。说课是一种上课模拟训练。
22 C
【解析】柯尔伯格以“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为理论依据提出道德两难故事法。
23.D
【解析】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要求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24.ABCDE
【解析】班主任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建设班集体、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学习和生活指导、召开班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25.ABC
【解析】班级管理中的组织实施主要包括:
(1)机构建设与任务落实。根据需要建立班委、队委、小组、值日分队等机构,把任务层层分解下去,保证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2)人员安排与指导教育。用人上要求,一是用人之长,锻炼为主,二是分工负责,团结协作。
(3)行为协调与工作控制。通过协调人员关系与力量关系、纠正人员行为实现。
26.ABCD
【解析】班集体的作用有:(1)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7.D
【解析】问卷调查是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
28.A
【解析】个案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状态下,对特殊或典型的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认识该案例的现状或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
29.ADE
【解析】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包括:(1)报告和讲座;(2)各种集会;(3)各种比赛;(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5)社会公益活动。
30 B
【解析】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
最新试题:
历年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