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1.近代__________的出现,开辟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22.20世纪以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是教育的__________。
23.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__________》为标志。
24.信息技术的特点是以多媒体与__________为核心。
25.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有四种基本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和__________成分。
26.__________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7.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__________活动。
28.__________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来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29.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__________学说基础上的。
30.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__________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31.教师的__________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2.课程目标是指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__________性。
33.__________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__________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34.在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上,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认为教师主导作用应与学生__________结合。
35.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是__________直观,二是模象直观。
36.教师备课时要钻研教材,包括钻研__________、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3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__________制和道尔顿制。
38.__________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3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__________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0.班集体的教育作用表现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__________能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42.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43.简述因材施教及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44.简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与策略。
45.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哪些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有人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授知识,智力的发展是教学无法直接掌控的,而且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更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实现。
请用所学教育学理论评析这一观点。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