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陕西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冲刺题及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出现学校教育的时代是( )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时期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 )
A.因材施教教育思想
B.循序渐进教学思想
C.学思结合教学思想
D.启发引导教学思想
3.绅士教育放在首位的是( )
A.德行的教育
B.骑士技术
C.军事教育
D.文化知识教育
4.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时间是
A.40年代以后
B.50年代以后
C.60年代以后
D.80年代以后
5.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 )
A.课外活动
D.校外活动
C.劳动实践
D.教学
6.个体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存在着发展速度变化,这体现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7.在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成为其他方面发展基础的活动是( )
A.个体的生理活动
B.个体的心理活动
C.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D.个体的日常活动
8.从《教育法》等法规中可知,我国中小学学生身份的定位有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是( )
A.中国人
B.未成年公民
C.国家公民
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9.地方课程的编定权在( )
A.国家
B.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C.县
D.校
10.在小学课时分配上,分配授课时数最多的科目一般是( )
A.数学与英语
B.语文与数学
C.数学与科学课程
D.语文与英语
11.教学过程的结构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检查知识
12.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4.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复式教学
15.通过设计出一种问题情境或提供一定条件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这是( )
A.论文式测验
B.客观性测验
C.问题情境测验
D.标准化测验
16.在中国,设置班主任的做法产生于(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期
17.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其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 )
A.班主任
B.科任教师
C.辅导员
D.年段长
18.选定一个主题,请人做专题报告,这种形式的主题班会称为( )
A.主题报告会
B.主题汇报会
C.主题讨论会
D.主题晚会
19.班级授课制产生于( )
A.16世纪
D.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20.按学科分别组织的渺小学习和研究活动是( )
A.科技活动
B.社会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学科活动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