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 2.D 3.B 4.B 5.D 6.C 7.C 8.B 9.D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社会文化研究12.关键期13.元认知体验14.基本结构15.观察
16.问题解决17、.结果知识18.相对功利阶段19.效能期待20.同理心(或移情)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错误:最早为具体运算阶段。
22.错误:组织策略
23.错误:创造性与智力没有直接线性关系。
24.正确:测验有效度会有信度,但有信度未必有效度。
25.正确:非正式群体指那些以个人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友谊为基础而结成的群体。其凝聚力大于正式群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答:(1)沟通双方都有各自的动机、目的和立场,并预想结果;(2)人际沟通同时借助言语和非言语两类符号;(3)人际沟通是一种报考系统,刺激和反应互为因果;(4)沟通的双方应有统一的或近似的编码系统和译码系统.
27.答:(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28.答:主观题是要求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并采用合适的方式陈述出来。教师在评分时要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判断,给出不同的分值,不仅仅依据其答案的正确与否给满分或零分。包括(1)论文题和(2)问题解决题两种。
优点:可以考察高级思维技能,用于对组织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的测查。
缺点:不易公正评分,费时、费钱,主观性大。
29.答:(1)必须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用于复述。
(2)每次给学生呈现的信息不能过多,不能超出工作记忆的负荷。
(3)教授学生记忆策略来更好地组织信息,
(4)形成适当的程序性知识表征也有助于克服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的问题。
(5)鼓励学生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升工作记忆效能。
30.答: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分)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需要不同:道德的产生是社会需要。品德的产生是个体需要。(2分)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2分)
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答:(一)认知方式差异:场依存场独立;冲动型沉思型;辐合型发散型;立法型执法型司法型;(3分)(二)智力差异:智力水平;智力类型;智力表现早晚;性别差异(3分)
(三)教育含义:a 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1分)b 利用与学习者认知方式相一致的教学策略;根据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对策(1分)c教学不仅适应智力差异,而且要促进智力发展。(1分)
32.答:麦克里兰认为高的成就需要与成功行为有很高的相关性。阿特金森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由两种有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据此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人:(1)避免失败者:选择较为容易的任务容易完成的任务。(2)力求成功者:喜欢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教育应用:对力求成功者,教师应通过给予他们更多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创设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
对于避免失败者,则应安排竞争少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应尽量放宽,还应避免当众指责或批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