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1.√ 【解析】斯金纳认为某一反应出现后有强化,则该反应以后出现的概率就增加,反之则降低。
2.√ 【解析】学习动机能推动人很好地去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好的学习效果又会强化学习动机。
3.× 【解析】当新情境与定势一致时,定势对解决问题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4.× 【解析】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此外也包括非语言符号和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5.× 【解析】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来的。
6.× 【解析】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
7.× 【解析】若大量的知识经验以杂乱无章的方式储存于头脑中,对有效的问题解决毫无帮助。
8.× 【解析】品德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9.× 【解析】题干阐述的是代币奖励法的优点。
10.× 【解析】不同性质的班级,其群体凝聚力和群体规范不同,教师的课堂管理模式也不应相同。
四、名词解释
1.非正式群体: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
2.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5.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学习是一个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答案要点】(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
(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3.【答案要点】(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测验是一个比教师编制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
(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更有计划性。
(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4.【答案要点】班级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1)班级大小会影响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
(2)学生越多,学生间的差异越大,课堂管理遇到的阻力可能也越大。
(3)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4)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陈述一般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具体目标:即用以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2)产生条件:即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也就是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
(3)行为标准:即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也就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定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七、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1)引起无意注意因素:活动性、色彩对比鲜明性、刺激强度大小、新颖性等。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上课时,他们对李老师带来的各种教具感兴趣分散了注意力,就不能专心听讲,而把握不住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改进办法:李老师应该根据讲课需要,逐步展示教具并及时收好教具。
特别推荐: